综合管理

安全监督管理

【概述】2015年,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大力实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抓手,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为主线,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突出重点、强化监管、落实责任、依法治安,推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好转。 依法开展执法检查。编制年度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计划,采取“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措施”四定原则,计划检查企业486家,实际检查企业837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3000余处,累计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案件19起、罚款206万元。建立专家检查制度,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冶金等高危企业,有计划地聘请专家上门会诊把脉,指导企业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推行企业安全总监制度,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船舶修造4个重点行业30家企业正在积极落实中。落实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在安全管理较差和发生事故的单位,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开展约谈,累计约谈21家企业主要负责人。   

  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以非煤矿山、危化品、金属冶炼、职业病危害、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等9个高危行业领域为重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区共出动检查1500余人次,检查企业2100余家,发现并整改隐患8700余处。“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围绕9个高危行业领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区组建各类检查组138个,出动检查1800余人次,检查企业1900余家,发现并整改隐患3000余处。区安监局牵头开展以非煤矿山、危化品、冶金、烟花爆竹、职业卫生5个高危行业领域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组建专项整治小组26个,出动检查800余人次,检查企业600余家,查处隐患2000余处。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全区9个镇(街道)全部设置安监站,配备3~5名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经省安监局培训全部领取执法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为7个镇、区配备安全生产执法装备,4个镇、区配备执法专用车辆。指导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全区450家企业通过验收。建立安全生产隐患信息排查系统,对重点行业领域和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动态监管和实时监控,689家企业注册上网,上报事故隐患1462条、整改1430条、整改率97.8%。进一步完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导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累计开展各个科目安全应急救援演练15场次。11月20日,由区政府牵头,在中盐常州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开展金坛区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演练,15个部门参加演练,200余人参加观摩。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印制1万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000份《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组织领导机构、安全管理力量、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组织监管人员送到企业,上门进行政策宣讲。与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媒体加强协作,开设安全生产专题专栏。充分利用户外广告、户外电子显示屏等载体,播放安全生产公益广告。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广场咨询、安全电影巡回放映、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演讲比赛、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生产“六进”(进企业、进工地、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把安全文化、安全知识和技能送到基层。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区各主要街道和企业悬挂安全生产横幅2368条,在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广场、休闲娱乐场所等张贴5000余张安全生产宣传挂图,在各人员密集场所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宣传标语10000余条。认真开展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为主体的安全培训,全年举办培训班43期,培训4249人。   

  大力弘扬严实作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的讲话等,开展党组书记上党课、专题调研、专题学习研讨、参观华罗庚纪念馆等活动,积极撰写“三严三实”心得体会和党性分析材料,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弘扬“团结奋进、勤廉高效、严格执法、安全至上”的金坛安监精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安监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推进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机关建设。成立局服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非煤矿山和一般行业4个专业服务组,分别对相关行业领域项目开展指导和服务,对蓝色星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三氟乙酸项目、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复合肥系列产品项目等8个省、区审批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完善区行政服务中心安监窗口功能及金坛安监网站功能,落实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办制等制度,推行网上审批。继续开展结对共建和帮扶活动,加大与西门社区以及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结对共建与帮扶力度,帮助基层企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王俊华)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