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

审计

  【概述】2015年,全年完成审计项目34个(不含区领导临时交办的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总金额557.61亿元,发出审计处理决定4份,审计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154.20亿元(其中减少财政拨款补贴4.38亿元)、违规金额15.12万元,调账处理1.61亿元,提出审计建议153条,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9项,制订整改措施42条。发出移送处理2份,移送处理事项2个,移送处理金额61.43万元。提交审计工作报告、专报、情况反映82份,撰写信息及论文245篇,被有关部门采用520篇次,其中审计署采用53篇、省审计厅采用153篇。区审计局获全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度全省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成绩突出县(市、区)荣誉,金坛经济开发区2011~2013年度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金坛市2013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两个项目获常州市审计局2014年度优秀审计项目。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2015年,把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情况审计,作为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努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根据审计署统一组织,针对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加快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79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审计重点摸清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作用。始终关注改革措施的实施进度和协调配合情况,关注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积极提出解决突出问题和推进长远发展的建议,发挥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

  【预算执行情况审计】2015年,把握总体,促进规范。检查10家单位预算执行总体情况,着重关注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委十项规定落实情况,促进部门单位规范使用资金。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重点促进盘活存量,关注存量资金的成因和结构,促进存量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和发挥效益。促进优化增量,不仅关注财政收入的真实性,更关注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绩效。严肃查处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侵占等问题,促进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维护财政安全。开展全区国有(国有控股)企业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对41个本级融资平台公司、31个镇区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调查,摸清政府债务的总体情况,揭示风险和问题。提出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单位融资监管机制、解决企业人才缺乏问题等审计建议。

  【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抓好住房保障审计。2015年,区审计局连续第3年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开展跟踪审计,审计着力关注各项保障房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促进提高保障水平。审计提出的加快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加大保障房后续运营分配管理等13条审计建议得到采纳,区政府专门出台《金坛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的意见》两份文件,住房公积金中心逐年提高公积金增值收益提取城市廉租住房补充资金,由2012年的595.49万元快速提高到2014年的1701.78万元,为全区推进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审计报》在头版专题介绍金坛区加强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的好做法。抓好涉农资金审计。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收支专项审计,掌握运行模式和现状,积极开展绩效评价,促进惠农政策落实。抓好社会救助资金审计。开展2012~2014年度民政社会救助专项资金审计。关注资金筹集水平和发放情况,促使资金真正用有所效。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根据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突出审计重点。切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审计的统筹结合,提高审计效率。2015年完成17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总金额44.08亿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6.55亿元,其中违规金额15.12万元,移送2件,提出审计建议60条。监督乡镇领导干部权力使用。随着乡镇承担的经济发展任务的加大,乡镇政府资金规模逐步扩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重点关注乡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检查镇级政府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促进资金运行安全。全年开展经济开发区、指前镇、儒林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保障机构合并顺利推进。2015年,对新组建成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原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干部,以及对组建成新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原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领导干部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关注单位在执法过程中罚没收入的合法性以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2015年,积极跟进“一区一城一山一水”发展战略,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介入跟踪监督,关注招投标、物资采购、投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及时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和堵塞漏洞,切实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产生效益7.12亿元。认真做好竣工决算审计和结算审计。完成指前万顷良田整治工程、2012年小农水重点县工程、指前实验学校新建工程、新安花园安置小区工程、新建河整治工程等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审结南洲花园四期、区域供水项目、儒林新建标准工业厂房等工程结算2152份,送审金额34.33亿元、审定金额28.13亿元,核减项目投资额或工程款6.20亿元,核减率18.06%,促进提高投资效益。大力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审计。全年对金武路改扩建工程、第二人民医院、城东卫生院移址新建工程、图书馆新建工程、龙山水利枢纽建设工程、中小学新建工程等58个工程开展跟踪审计。注重关口前移,督促完善项目内控制度,规范建设行为,促进项目顺利实施。跟踪审计投资金额83.81亿元,提出审计建议108条,促进建立健全制度5条,节约建设资金0.92亿元,有关审计建议和专报引起区领导的高度重视。“点线面”三结合开展丹金漕河航道整治工程审计、金坛市“万顷良田”工程拆迁跟踪审计效果明显等经验被《中国审计报》等媒体推广。审计提出的集约节约提效以及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很多审计建议被作为行业典范。如针对水利工程招标文件和格式合同存在不专业、图省事等问题提出的17条修改意见已成为水利工程合同模板。提出的对水利工程招标前先编制标底并设置拦标价的建议使工程量清单和拦标价更准确,提出的改变列明外项目的结算方式对不平衡报价进行约束等等。

  【内部审计指导】年内,坚持把内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发展、促管理、促效益,强化内部控制和防范风险上,指导内审机构把财务收支审计、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效益审计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2015年组织44名内审人员参加江苏省内审协会举办的“经济责任审计与内部审计信息化”业务培训班,组织4名内审人员参加常州市内审协会举办的内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在对儒林镇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提出“整合内部审计力量,发挥内部审计机构职能作用,集中优势力量有效开展经常性的内部监督工作,促进所属单位提高财政财务和项目资金管理水平”等多条审计建议。开发区审计所在常州市镇(街道)审计工作推进会上交流经验。金坛区内部审计完成财务、效益、基建及一些本部门的专项资金审计项目658个,审计总金额50.69亿,查出损失浪费金额176.32万元,增加效益4852.71万元,提出并被采纳审计建议217条。

  【深化自身建设】2015年,以江苏省审计厅“三提升一强化”(即提升审计专业化水平、规范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强化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行动为统领,打造廉洁、高效、文明的审计机关和队伍。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锤炼过硬作风。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等书目,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重要文件规定,组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党组书记带头上党课、党组成员在一定范围内上党课,剖析“三严三实”深刻内涵和落实要求,确保学深真懂。向被审单位、中介机构、施工单位、老干部等广泛征求不严不实的问题,汇总明确整改。召开会议学习贯彻《江苏省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三十条行为规范》以及各级党委、纪委有关作风建设要求,开展警示教育,邀请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题讲座,使优良作风深入人心。严格贯彻“审计八不准”(不准由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报销或补贴住宿、餐饮、交通、通讯、医疗等费用;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礼品礼金,或未经批准通过授课等方式获取报酬;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安排的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不准利用审计工作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内部信息谋取利益;不准利用审计职权干预被审计单位依法管理的资金、资产、资源的审批或分配使用;不准向被审计单位推销商品或介绍业务;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请托干预审计工作;不准向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提出任何与审计工作无关的要求)、《金坛区审计局廉政纪律》《金坛区审计局机关工作纪律》等制度,加强督察和考核。局领导班子加强对审计点的巡访督查,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聘请行业监督员,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强化对作风情况的监督。以“三化”(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核心,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2015年,新招录3名财务、工程类人才。从中介机构聘请4名专业工程审计人员,充实审计队伍力量。全局有2人评上高级工程师,1人通过高级会计师考试、1人通过审计师考试。修订业务综合考核办法,强化成果导向机制,实行科学考评。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规范化水平。根据新要求完善《综合业务考核办法》,运用考核导向提高审计成果。启动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专项行动,根据工程审计遇到的突出问题,新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操作办法》《政府投资项目重大事项实行评审制》《组织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3项制度,严密从送审到审结之间各个环节程序,明确审计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中介机构等四方面的相应责任,以及办理范围、内容、步骤、时限等有关要求。更新中介机构招标名录库,按照中介机构的能力确定不同档次的项目,确保完成项目的质量和速度。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信息化水平。组织多次计算机信息化培训班,并组成计算机审计帮扶对子,全面提高审计人员运用信息化审计能力。以三大创建为龙头,建设三型机关。创成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党组书记、党支部书记坚持做到带头上党课,带头学习调研、带头记学习笔记、带头分享心得等“四带头”,制订完善《金坛市审计局学习制度》规范学习。充分利用青年讲堂、“微课堂”、图书阅览角、审计协会研讨等载体开展学习。与安徽天长市、苏州吴中区进行学习交流,组织开展冬春训、党员干部观看学习影片,参加执法培训,开展读书月活动。推荐优秀青年干部参加区委组织部开展的“星火计划训练营”。创建文明单位,加强文明型机关建设。继获得2010~2012年度江苏省、常州市文明单位以来,开启2013~2015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创建。开展道德讲堂6次,开展文明交通、城市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近10次,7人参加无偿献血。对朱林镇红旗圩村、涑渎小学进行结对帮扶,慰问困难党员、退伍军人、贫困群众,累计帮扶资金114500元。创建区级优质服务品牌,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启动“审计流动服务5+2”优质服务品牌创建,开启一周7天无休为全市内审机构、被审计单位以及人民群众提供业务培训、解困帮扶、志愿行动等服务,全年培训近10次,参加人员近100人次。
(孙 蕾)

编辑 姚贝玲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