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15年,全区水利工作以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立足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强化推进抓落实、创新管理提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规划编制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组织开展金坛区“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水系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除涝与水系整治规划、“十三五”河道轮浚规划、水库移民后扶和小水库自主搬迁“十三五”规划等规划编制;完成龙山水利枢纽、河道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2015年小农水重点县实施方案编制报批工作;完成长荡湖清淤总体实施方案编制,组织开展长荡湖退圩还湖实施方案、生态修复及出入湖河道整治可行性研究编制。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全区完成水利投资4.964亿元。新孟河延伸拓浚先导段工程2015年11月23日开工建设。完成2014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全面实施尧塘河等39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龙山水利枢纽工程,启动并实施长荡湖入湖河道新河港综合整治,建设完成直溪镇万亩千亿斤粮食渠系工程、朱林镇333.32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丁庄小流域治理,综合治理面积10平方公里;完成水库移民后扶结余资金项目、薛埠镇下庄河下游河道整治、林塘坝水利工程水闸及交通桥等23个项目建设任务。
水工程水资源管理不断创新。推进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河道划界确权省级试点工作。完成《金坛区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实施方案》编制,并报区政府批复;组织开展24座水库和2条河道的开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8条骨干河道划界、树立界桩、护坝地建设逐步展开。推进建管模式改革创新。探索实施了龙山水利枢纽工程代建制。推进法治水利省级示范点创建。举办法治水利暨现行水法规制度专题培训,根据示范点创建要求,对标找差,梳理短板,出台创建实施意见并全面推进。推进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护机制、管护制度,与区财政联合制订出台《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强化管护责任制考核。成立会计决算中心,对基层水管单位财务实施统一管理、规范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围绕“三条红线”(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金坛区通过常州市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任务考核,名列第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水政执法能力有所提升,积极与公安、检察、环保、农业等部门协调,推进联合执法机制建设,查处受理围网养殖、违障搭建等各类水事案件6起。投入机制建设。主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向上争取各类水利建设资金5.5亿元;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落实配套资金。
完成融资贷款8.6亿元,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全区水利建设与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积极开展社会资本(PPP)投资的有效探索,长荡湖清淤等2个重大水利建设投资项目已完成PPP方案的编制报批,为水利建设投入的可持续开辟了新的途径。
抗洪抢险救灾。6月16日、26日,金坛区境内连续两次遭遇强降雨过程,降雨量407.6毫米,金坛站最高水位达6.54米,超警戒水位1.54米,超1991年历史最高水位0.17米。在抗御近50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印发《关于做好防汛抢险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抵御特大洪涝灾害的紧急通知》,召开全区防汛抢险紧急会议,部署防汛抢险工作。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区镇两级防汛责任人全部亲临一线,现场指导防汛抢险工作;区防指及时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科学调度水库、塘坝、水利枢纽、排涝站溢洪、排涝,首次申请启动关闭丹金闸枢纽和丹金船闸,有效抗御了洪涝灾害的袭击,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和《太湖流域综合规划》等确定的流域性骨干工程之一,具有改善水环境、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和航运等综合功能。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2015年国家172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全长116.69公里,其中金坛区境内12.6公里,投资约14亿元。南延段穿越尧塘街道的西华、汤庄、迎春3个行政村,北干河拓浚经过儒林镇的湖头村、后庄村和河下社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南延段新开挖河道6.75公里,北干河拓浚河道5.84公里,新建桥梁5座,拆建桥梁4座,以及沿线水系调整及影响工程。2015年,国家下达投资任务2亿元,省政府确定2.1公里先导段及尧塘街道征地拆迁全面启动,总投资4.92亿元。
2015年11月23日,新孟河延伸拓浚先导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一行赴金坛调研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实地察看了尧塘街道境内拆迁和先导段开工现场,召开工程建设推进会,并宣布开工。(张 静)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金坛河道整治工程】年内,积极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金坛河道整治工程,对尧塘河、城西中心河等37条河道、新浮水库等2座水库实施综合治理,整治河道长度71公里,疏浚土方178万立方米,生态挡墙51公里,草皮护坡50万平方米,水生植物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亿元。工程建成将有效提高河道过水能力,促进水流循环,改善周边水环境。(张 静)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工】2014年度,金城、指前、直溪、西城街道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基本完工,新改建排涝站9座、灌溉站19座,更新改造排水闸4座,配套渠系建筑物20座,改造渠1公里,整治排涝沟道3.5公里。完成投资48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20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1200万元,其余由地方配套。(李 玲)
【千亿斤粮食渠系工程建设】金坛2014年万亩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末级渠系)项目位于直溪镇井庄村、新河村和王甲村,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灌排沟渠37公里,渠系建筑物2320座,泵站5座,新建砂石路25公里,土地平整面积2.7公顷,新增防护林长5公里。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00万元,地方配套300万元。(郝晓珍)
【朱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2015年度朱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涉及朱林镇红旗圩、沙湖村两个行政村,项目区建设面积23.33公顷,建设内容为:水泥路0.635公里,砂石路4.715公里,新建沟渠10.284公里,田间建筑物491座,土地平整4.7公顷。项目总投资560万元。其中,常州市级财政补助资金280万元,金坛区财政补助资金280万元。(吴 壮)
【灾后水毁修复项目】2015年度水毁修复工程主要分布在金城、朱林、指前、直溪、薛埠、儒林6个镇、东城、尧塘两个街道,主要建设内容有:达标建设千亩以上圩区圩堤35座,总长51.2公里;加固千亩以下圩区圩堤19座,总长31.492公里,改造圩口闸18座;新改建排涝泵站2座;新建5条河道护岸工程,总长3.74公里。总投资约7000万元。(李 玲)
【丁庄小流域治理工程】工程地处金坛区薛埠镇境内,流域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涉及茅东村、仙姑村、彭城村、神亭4个行政村。工程经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州市水利局《关于金坛市丁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批准实施,批复项目总投资501.1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167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11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23.16万元。工程于5月22日开工,10月底完工。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栽植水保林、封禁治理17.49公顷,穴播造林9.6公顷;农田整修20.80平方公里,完成土地流转3.7公顷;新建梯形排水沟1727米、溢洪河整治1798米;新建低压管灌2050米;小谷水塘清淤扩容、农田整治等土方9.65万立方米;改建4米砂石道路2190米,新建5米机耕砂石路2059米;改造张家坝水塘及小谷水塘的放水涵洞。(徐慧芬)
【水库移民后扶项目】2015年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分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及小型水库库区扶持项目。2015年,根据《金坛市茅东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修编报告》项目计划分两批上报,省水利厅、财政厅以苏财农〔2015〕99号、苏水移民〔2015〕46号文件下达。第一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计划4个,批复概算资金1106万元。项目分别为:薛埠镇茅东水库溢洪河段整治及管理区环境整治工程、薛埠镇游仙湖南园排洪河道清淤及整治工程、直溪镇坞家村饮水安全管网建设工程、薛埠镇文化路沥青摊铺工程。第二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计划1个,批复概算资金88万元。项目为茅东水库坝区整治工程。
小型水库库区扶持项目省水利厅、财政厅以苏财农〔2015〕109号文件下达,扶持项目计划2个,批复概算资金720万元。项目分别为:仙姑村村庄亮化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乡村道路建设工程。
2015年,金坛区茅东水库农村原迁移民直补资金发放4个季度,资金发放22.14万元,截至2015年年底,全区人口动态核定直补人数为359人,较上年减少16人。(汤小军)
【水利工程管护】2015年,制定出台《金坛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工程管理单位用于水利工程管护相关的巡查、考核、台账资料等管理费用不得超过6%。全年安排市以上财政资金760余万元,镇区按50%配套,全年管护资金1200余万元。全区纳入长效管护的河道417条1195公里,圩堤389公里,排涝泵站126座,田间沟渠72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小型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全覆盖。(刘国华)
【河道划界确权省级试点】2015年,完成《金坛区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省水利厅符合性审查。该次划界确权河道及水利工程范围包括:列入省管骨干河道名录的8条河道、湖泊2处、水库25座。应划界总面积为1800公顷,已划界总面积为554.4公顷。将骨干河道两侧护堤地堤脚线外10米范围共125.3公顷土地,按9000元每亩每年标准补助至2028年,防护林由区财政按3000元每亩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采用集中流转的形式纳入地方政府和所在村统一管理。本次划界确权以简渎河、通济河
作为典型试点河道,先划界后土地流转,逐步实现管理范围的确定。(刘国华)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2015年,严守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强化取水许可执行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重点用水户监控名录,强化用水监控管理;强化入河湖排污口管理,对入河湖排污口出水超出水功能区水质标准的,依法取缔并封堵;对于无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直排的企业和已建污水处理设施但水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由环保局责令限期整改或依法关闭;完成金坛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项目、长荡湖金坛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尧塘街道上汤村引水河水源保护项目的省级水资源费项目的申报,申请省级补助270万元;全年对8家公共供水单位下达了1420万立方米的用水计划,对工业企业自备水源下达用水计划59份,计1380万立方米。加强对取水户计量设施安装的督促,全区在册取水户表计安装率100%。
【节水载体创建】深入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工作。建立“金坛节水”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水利局群、节水创建群和水生态文明群三个QQ群,开展“节水三进”活动(进学校、进小区、进单位),为提高对非传统水资源利用认识,高效利用再生水,以解决“水质型缺水”带来的困扰,在第一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再生水利用工程,实施路网建设雨污分流;在社区、企业、学校和宾馆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完成城南湿地景观补水和雨水利用工程;绿化、景观、环卫等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和雨水,减少水污染,美化河道景观。全年创成省级节水型企业1家、省级节水型社区1家、市级节水型学校6所。2015年1月16日,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徐 莹)
【水行政综合执法】年内,制订出台《常州市金坛区深入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工作实施方案》。以法治水利示范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开展水利综合执法工作,与区检察院、公安局建立水行政执法联动机制,与区环保局建立水污染执法联动机制,与区交通局、区农林局建立河道水域联合执法行动机制,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在河道清障工作中,启动联动机制,与区渔政监督大队联合执法,清除全区主要河道的鱼罾27处、鱼簖277个、河道围网15个,查处受理围网养殖、违障搭建等各类水事案件6起。(于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