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金坛区畜禽生产基本稳定,生猪价格稳中有降,生猪价格在上半年一直保持平稳上升状态,每出栏一头肉猪可盈余300~400元。家禽价格平稳,江苏天牧家禽有限公司、江苏三德利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金坛区养殖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肉鸡养殖。2015年,两大公司基本保持在微利状态,农户每只鸡毛利26元,比上年提高04元。金坛区的苗禽生产主要以八达和广大公司为主,由于苗禽区场低迷,两个公司持续严重亏损,周转资金短缺,经营非常困难,累计亏损约9000万元。玉米和豆粕等主要饲料原粮价格持续下降,养殖效益较好。全区生猪存栏1371万头,同比减少12%,全年出栏1692万头,同比减少11%。
2015年12月,家禽存栏71137万羽,同比增长254%,全年家禽出栏261724万羽,同比增长62%。 全年全区共防疫生猪口蹄疫249万头次、羊口蹄疫15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76万头次、猪瘟28万头次,小反刍兽疫09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2984万羽次、鸡新城疫2706万羽次。 2015年,全区共产地检疫生猪101030头,商品禽2941万羽,苗禽3724万羽,屠宰检疫生猪184853头,检出病害猪171头,病害产品19253公斤,病害猪及病害产品全部监督实施无害化处理。全区共抽样监测“瘦肉精”样品10845份。其中,养殖场975份,屠宰场9870份。全区规模生猪和肉羊养殖场全年“瘦肉精”监测全覆盖。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2015年,常州市政府财政拨款6000万元在金坛区经济开发区东柘荡村建立常州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该中心占地24公顷,总建筑面积5102平方米,日处理病死动物能力20吨。
【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2014~2015年,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将尧塘、薛埠、指前、儒林畜牧兽医站的原有办公场所与地方政府进行置换。尧塘畜牧兽医站通过省“五有”站、常州市“标准”站验收,基本实现功能分区化、设施配套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2015年,修订与完善《金坛市十三五现代畜牧发展规划》,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草案,开展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对全区770余户养殖场进行GPS定位,并在Google Earth中全部标注,可以明确看出养殖场的地理位置,为实现禁养区内养殖场关停转迁和限、适养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和农牧结合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生猪屠宰管理】2015年,生猪屠宰监管职责由金坛市商务局划转至金坛市农林局。对全区11个屠宰场点进行摸底排查和宣传告知,对各个场点的所有资产、面积等分别登记造册,同时多方协调,在政府召开专项会议,出台专门文件。至年末,8家不合格屠宰场已关停7家。(杨震俊)
【徐洪庆获省农委“最美乡村兽医”表彰】12月22日,省农委在江苏教育频道演播大厅隆重举行“最美乡村兽医”颁奖访谈仪式。此次评选采取地方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网络投票、组委会审核等相结合的方式,经过为期7个多月的评选,在全省范围内选出10名“最美乡村兽医”,金坛区朱林畜牧兽医站徐洪庆获该称号,成为常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兽医,并在12月11日的《新华日报》社会版进行事迹报道,金坛区副区长陈锁龙作为颁奖嘉宾授予徐洪庆奖杯和证书。
【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2015年,共监测样品8279份,抗体合格率平均为9595%,向省、市疫控部门送样4700多份。 疫控部门着力从软硬件入手提升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在硬件方面提档升级,提升检测能力。规划新建较高水平,符合生物安全等级要求的兽医实验室,采取封密、负压管理、合理规划功能区。在软件方面,强化实验室的管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规范采样登记、检测、分析、报告全过程。强化人员培训,累计培训30多人次,实验室人员代表常州市参加省技能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陆则基)
【全区畜禽产地检疫实现现场检疫、现场出证】2015年,为规范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保障畜产品安全,在全区创新推广畜禽产地检疫移动式电子化出证,通过前期调研、试点完善、组织培训、统一推进,2015年7月1日起,金坛区畜禽产地检疫实现移动式电子出证全覆盖,解决畜禽产地检疫电子化出证工作中的诸多矛盾和难题,取得“便民、高效、安全”的良好效果,受到省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领导和广大畜禽养殖场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