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

农林场圃

【茅东林场】金坛茅东林场位于金坛区西部国家AAAA级茅山风景名胜区,全场总面积1973.33公顷,生态林面积1590.46公顷,用材林面积1166.66公顷,经济林果面积193.33公顷,森林覆盖率85%。全场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退休职工217人。林区主要植被乔木树种有榉树、朴树、冬青树等30余种。灌木及小乔木有六月雪、小叶女贞、乌饭树等40余种。林下草本植物有沙参、苍术、苔藓、玉竹等近百余种。林区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野猪、狼、猴、白鹭、刺猬等30余种。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林区内景点项目有常州宝盛园、省气象研究试验基地、乾元观、三清观、元阳观、崇寿观、茅山索道、金牛山庄农家乐等,各景区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贯穿、交通便捷,是旅游、餐饮、休闲、观光的游览胜地。
  2015年,场部对职工居住的小区环境进行改造整治,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金牛山庄进行了改造和景观提升,推动了金牛山庄农家乐的开展,为茅山旅游再添一亮点。
  2015年,对林业的投入达300余万元,完成中幼林抚育200公顷,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新建山间蓄水池二座,投资40余万元;新建、修建山区林间防火通道2.5公里,投入资金50余万元;护林防火成绩显著被评为区先进单位。(王忠胜)

【茅麓茶场】金坛区茅麓茶场有限公司坐落于茅山东麓,距离城区20公里,总面积1026公顷。2003年10月,金坛市茅麓茶场在全省农林场圃系统率先进行整体改制,改制为金坛市茅麓茶场有限公司,新组建江苏茅山青锋茶叶有限公司。
  2015年,公司拥有茶园365公顷,林地308公顷,耕地203公顷。有股民职工220人,科技人员28人,辖有1个综合性茶叶加工厂,8个茶叶工区,1个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茶树良种有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浙农113、舒茶早、迎霜、碧云、乌牛早、元农绿、白茶等50多个优良品种。年产成品茶50万公斤,年出产优质无性系良种茶苗1000万株。主要产品有茅山青锋、雨花茶、银毫茶、烘炒青绿茶、袋泡红绿茶和供糖尿病患者饮用的薄玉茶。2011年,新开发了铁观音、红珠茶。产出的茶叶全部使用“金鹿”牌商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金鹿”牌茅山青锋茶被江苏省认定为绿色食品,2005年通过ISO 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7年被认定为有机食品,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2009年定为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

  茶场改制后,公司加快优质无性系良种茶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建成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达到年出圃1000万株良种茶苗的能力,建成高效生态复合优质高产绿色食品茶叶示范园66.7公顷。同时,该公司利用科技手段积极探索技术革新,从日本引进色选机,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建成全省最大的名优绿茶清洁化连续机械化加工生产流水线以及生态园式的加工生产基地。茶树种苗繁育种植、生产、加工通过ISO 9001:2000质量打开系标准认证。推广茶叶生产优质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现代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使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成立金坛市茶叶经济合作社,以江苏省茅山青锋茶叶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制定《茅山青锋茶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地方标准,开发机制名优茶,依托“金鹿”牌茅山青锋品牌优势,成为集“公司+基地+农户”名优茶生产、加工、销售、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济合作组织,订单收购茶叶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户500户,带动基地666.7公顷。2015年,实现产值2150万元,销售收入1878万元,利税413万元。(王柳松)

【方麓茶场】金坛区薛埠镇方麓茶场地处茅山东麓,总面积250公顷,为市重点茶叶龙头企业,“百园春”牌金坛雀舌为江苏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境内山峦起伏,林荫覆盖,景色秀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适宜茶树生长。改制后,成立方麓茶场管委会,下设6个工区及种猪场,有住户223户,居民687人。

  近年来,茶场因地制宜地实施有机茶的开发和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建立了无公害茶基地160公顷,开发有机茶园66.67公顷,力求建成集科研、生产、观光为一体的一流的生态示范茶园。同时,通过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与茶农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规模经营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参与组建了金坛市方麓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茶场+专业合作社+茶农”的经营模式,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规模和辐射能力;积极鼓励茶农发展无公害茶生产,保证原料茶质量,树立企业产品的良好信誉;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获取规模效益,并将加工、营销领域创造的农产品增值利润,按照合作收益分配机制返还给茶农,有效地增加了茶农收入。2015年,全场完成茶叶销售总产值约4000万元。(葛志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