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2年,金坛市紧紧围绕实现渔业基本现代化这个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服务与管理,使全市渔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12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1.6万公顷,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6万吨,渔业总产值21亿元。全市渔业发展的综合能力继续位列全省前列。
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渔业产业园区、高效设施渔业、现代农业、池塘循环水等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渔业基础设施的改造,使低标准池塘改造成为规格整齐、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环境美好的高标准池塘,并配套安装微孔管道增氧设施,提高全市渔业的综合能力。2012年,改造池塘1000公顷,全市标准化池塘发展到1.2万公顷,比重75.4%,安装微孔管道增氧面积880公顷,全市微孔管道增氧面积5300公顷,其他管道增氧设施5300公顷,推广自动投饵机等渔业机械1000余台(套),渔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
产业园区建设。建设1个高标准省级渔业产业园区、3个常州市级园区、6个金坛市级园区,建设一批现代渔业精品园、现代渔业示范场、示范基地和示范村,2012年,省级园区572公顷,核心区公顷单产河蟹0.18吨、平均规格每只185克、公顷效益超过15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250户、面积2000公顷,户均增效5.18万元。在省级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全市河蟹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园区现代化推进全市渔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推动全市高效设施渔业规模化建设,带动了一批公顷效益7.5~15万元的典型户,促进市蟹虾经济产业的规模化发展。2012年,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686公顷,全市高效设施渔业总面积4213公顷,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26.3%。
科技创新。引进良种“长江1号”河蟹大眼幼体2320公斤、“太湖1号”青虾原种400公斤,培育大规格河蟹良种1.2亿只,繁育良种虾苗10亿尾、四大家鱼苗8.4亿尾、异育银鲫等鱼苗2.5亿尾,全市河蟹良种覆盖率80%,青虾、四大家鱼、异育银鲫等良种覆盖率100%。全市推广应用蟹池“115”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模式5300公顷、青虾双季养殖1000公顷、常规鱼80∶20模式化养殖2000余公顷和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模 式1500公顷。全市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
水产品质量安全。在全市设立10个测报点,配备测报人员,定期采集河蟹、青虾、鲫鱼、草鱼、鳙鱼样本监测,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引导科学防治病虫害。在指前镇、直溪镇、金城镇、儒林镇和朱林镇农贸市场配备检测仪器,积极开展水产品定点监测、投入品检查、水产品质量安全督察,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和水产养殖信息采集工作机制。2012年,申报并被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5000公顷,“三品”产地总面积1.52万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95%。
渔业经营。采取东进上海、西入南京的品牌战略,举办长荡湖大闸蟹上海推介会和长荡湖湖鲜美食节,扩大长荡湖品牌效应,将长荡湖河蟹打造成江苏省农产品区域性公共品牌,在全市范围内实行长荡湖品牌共享。以长荡湖水街为主的观光休闲渔业迅猛发展,营销额突破2亿元。
渔业管理。完善捕捞管理制度、规范养殖管理,有效维护渔业生产秩序,渔船年度检验、燃油补贴、船东互保稳步推进。全年共检验渔业机动船舶2401艘,检验率100%,对其中的2366艘发放燃油补贴,补贴金额641.16万元。渔业船东保险3101人,参保金额61.26万元,超额完成36.1%,受理船东互保理赔案件4起,索赔1.89万元。渔业安全生产检查28艘次,检查作业渔船100多艘,查处渔业违法案件4起。有17家水产专业合作社、水产生产企业和种苗生产单位通过渔业生产的合法性审查。
【金坛市获全国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先进单位】 金坛市自2011年1月被列为全国首批淡水渔情采集试点后,先后把金城白塔农场、儒林湖头作为渔情信息采集点,安排3名信息采集员和记录人员,对养殖生产情况、收入开支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扎实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每月采集一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和上报,最终信息进入全国淡水养殖渔情信息库,为国家淡水渔业部门制定和调整渔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由此获得全国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先进单位。
【渔业科技入户绩效全省第一】 2012年,金坛市坚持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把河蟹作为主推品种,把“155”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作为主推技术,在全市7个镇、79个村、1个养殖场组织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培植科技示范户450名、示范面积116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河蟹1725公斤、公顷产值16.23万元、公顷效益8.53万元。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15个左右的养殖户,共辐射带动养殖户7439户,辐射面积5563.6公顷,平均公顷单产、公顷产值、公顷效益分别为1500公斤、15.828万元、7.2万元,分别提高705公斤、3060元、2685元。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渔业科技入户绩效考核中,金坛市以99分位列全省第一,被评为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先进集体。
【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重点示范户研修班】 金坛市继续发挥省级渔业科技入户重点示范户研修基地的作用,为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渔民综合素质,并本着实际、实用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继续在金坛省级渔业产业园区举办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重点示范户研修班,年内共举办研修班3期,为全省23个县(市)培训示范户和技术指导员103名。进一步推进全省渔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全省渔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快速转化。
【河蟹价格创历史新高】 针对2011年河蟹市场价格遭遇寒流,金坛市通过放养质优量足的蟹种,积极推广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河蟹产量大幅提升。2012年,全市河蟹产量1.45万吨,比上年增2000吨,增长16%。河蟹开捕价格与上年相比有所偏低,但中小规格蟹价格稳中有升,大规格河蟹价格处于攀升阶段。后期河蟹价格一路飙升,创造了近十年来的历史新高,每公斤平均价格105元。2012年12月,125克、150克、175克、200克、225克、250克的雄蟹价格每公斤分别为50元、70元、104元、176元、242元、252元;75克、100克、125克、140克、150克、175克的雌蟹每公斤价格分别为52元、76元、106元、178元、250元、370元。
【渔业产业园区通过省级验收】 7月25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金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奖励资金建设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专家对金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养殖、良种培育、水产品市场、饲料加工、观光休闲、河蟹出口打包、产业研发及科技培训七大功能区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园区工作思路清晰、特色鲜明、成果丰硕,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河蟹首次进入澳门市场】 9月3日,江苏长荡湖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与澳门南粤集团本着加深友情、促进合作、共谋发展的宗旨,在平等交易和双方互利的前提下,达成50吨的购销合同。标志着金坛河蟹首次进入澳门市场,这是继金坛河蟹登陆港台地区、新加坡、日本等东亚国家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后打开的又一市场。
【合作经济组织竞赛】 2012年,金坛市以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为切入点,通过培训引导,在全市7镇开展渔业专业合作社高效养殖竞赛活动,每镇重点建设3~5个规范运作好、服务功能好、分配机制好、增收效果好、发展前景好的渔业专业合作社,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的有机融合,提高水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进一步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构筑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现代渔业组织体系,加快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全年培植合作经济组织13家,全市水产合作经济组织已达71家,联结农户6712户,渔民入社率79.1%。
(王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