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

  • 综述
  • 粮油种植业
  • 水产业
  • 畜牧业
  • 林业
  • 园艺业
  • 农业机械化
  • 农业综合开发
  • 农林场圃
  • 长荡湖水产管委会
  • 水利

长荡湖水产管委会

【概述】 2012年,长荡湖水产管委会管理处紧紧围绕湖泊生态保护,以渔政管理和渔业服务为抓手,以促进渔民增产增收为目标,重点加强湖区渔业资源养护和网围养殖管理。长荡湖湖区水质逐步好转、渔业资源和生态逐步恢复、网围养殖规范有序、渔业产量和效益有所提高。全年湖区渔业生产总产量683万公斤,同比增长8%;实现总产值1.308亿元,同比增长15%。

【资源养护】 2012年,长荡湖管理处加大投入与管理力度,养护渔业资源。“禁渔”,即从1月1日至7月31日,实行封湖禁渔,其间除虾笼适时开捕外,禁止其他任何捕捞作业。“护渔”,即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电捕鱼、耥螺蛳和禁渔期、禁渔区捕捞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违章行为。全年共查处渔业违法违章案件105起。其中,电力捕鱼案件29起;违章耥螺蛳案件21起;违反禁渔期、禁渔区规定捕捞案件48起;其他违章案件7起。收缴地笼网1218条,没收电捕工具29台套。“控渔”,即以控制捕捞强度来保存渔业资源。湖区开捕期间,严格控制捕捞渔具数量和网目尺寸,规定大网簖数量保持不增,每塘网簖限设4只笼梢;严禁张设小网簖;按船只计控制虾笼、丝网等渔具数量;笼梢网目不得小于3厘米(10号网)。对违反有关规定者将给予严厉处罚。“补渔”,即以增殖放流补充渔业资源。开展2次鱼种放流活动,放流品种有鲢鳙鱼、青虾、黄颡鱼、鲤鱼、翘嘴红鲌、细鳞斜颌鲴等,共计1200余万尾。

【养殖管理】 2012年,为巩固长荡湖网围整治成果,长荡湖管理处积极推广湖泊生态养殖模式,加强养殖长效管理。

  重新换发网围养殖证。该项工作从2011年11月启动,至2012年5月底,换、发证工作基本完成。此轮换证共发证2109张,登记网围养殖面积2313.3公顷。

  严防私扩网围。加大巡查管理力度,对有私扩可能或嫌疑的网围重点监控;对有私扩围网嫌疑的重新进行勘验、复量;对超越许可面积进行网围养殖的,按法定程序坚决查处。

  开展养殖区河道清障与生态保护。按管区分片包干,清理养殖区河道内的违章搭建设施和乱桩千余根。开展清除水花生专项行动,投入经费15万元,组织对网围养殖区河道内的水花生进行打捞,然后运送到固定地点集中堆放并无害化处理,共捞除水花生600余船次,确保湖区生态、交通和渔业生产安全。

  开展水产品质量监督。为保证长荡湖河蟹品质和质量安全,管理处加大生态养殖技术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渔民养大蟹、养生态蟹,提高养殖效益,并与常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系,开展螃蟹质量抽检,实行河蟹养殖全程监控。

【渔业服务】 2012年,长荡湖渔政管理模式已从原先的纯管理逐步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管理中更加注重民生。

  送科技上船入户。开展生态养殖技术指导,指导养殖户因地制宜地投放养殖品种、调整养殖结构、控制放养数量,以此提高养殖效益,共发放养殖技术宣传资料3000余份。

  战“海葵”抢险救人。在抗御强台风“海葵”过程中,长荡湖管理处强化组织领导,做好应急准备,全力以赴开展抗台防台工作,做到措施实,防御早。在台风侵袭过程中,组织28人成立5支抢险小分队,和沿湖镇村一道成功解救受困群众165人,处理遇险船只26艘。

  助渔民灾后复产。受“海葵”强台风影响,长荡湖2313.3公顷网围养殖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大部分养殖设施有毛竹桩折断及网围倒塌现象,500多艘大小渔船沉没或受损。灾情发生后,湖管会管理处及时出台《长荡湖网围养殖灾后复产意见》,各管区渔政人员第一时间深入湖区,做好灾损调查和群众安抚工作,指导养殖户开展复产自救,积极帮助部分养殖户重建养殖设施或打捞沉船,及时恢复生产,降低损失。

  助企业经济发展。10月中旬,协助江苏成业公司自行研制的新产品--“天使号”6座地效翼船(俗称水上飞机)在长荡湖进行试航。试航中,湖管会管理处认真梳理保障环节,制定保障措施,全力做好水域清障、护航禁航、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了试航圆满完成。

【举办“改善水资源,保护母亲河”主题放流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号召,进一步补充和增殖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6月27日,湖管会在长荡湖水街举行主题为“改善水资源,保护母亲湖”的生态增殖放流活动,活动邀请了省海洋与渔业局、常州市农委、金坛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青少年志愿者及渔民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放流选择适宜规格的鲢鳙鱼、青虾、黄颡鱼、鲤鱼、翘嘴红鲌、细鳞斜颌鲴等品种,数量1000余万尾。

  (杨建新 张 响)

【打印】  【关闭】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