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第三届亚青会田径首金花落金坛!金坛用“体教融合”托起体育少年梦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当16岁的金坛姑娘刘诗怡在巴林亚青会赛道上率先冲过终点,这枚沉甸甸的金牌不仅点亮了中国田径的青年力量,更让大家看到了这座在江南小城的“冠军摇篮”——金坛区青少年体校的育人实力。今天,我们走进这里,探寻第三届亚青会田径首金背后的成长密码。

回溯刘诗怡的成长轨迹,金坛区青少年体校的田径训练场是她梦想启航的地方。每天下午3点,刘诗怡总是第一个到场训练,在教练指导下,反复打磨竞走技术动作。400米跑道上,一圈圈奔跑轨迹、一滴滴汗水,都镌刻着她拼搏的印记。

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女子5000米竞走冠军刘诗怡表示,训练基本上是全年无休,寒暑假、周末,教练都陪着他们。这个成绩是和教练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当时也是特别激动,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创造自己人生的一个高光点。

刘诗怡口中“全年陪伴”的教练是韩玉。两人的缘分始于2019年,那时小学三年级的刘诗怡基本身体素质良好,但身材单薄。正当韩玉犹豫时,刘诗怡用坚定的决心打动了她。从此,从基础动作指导,到赛前专项强化,从日常训练督促,到赛前状态调整,韩玉始终是她最坚实的“领路人”。

金坛区体育管理中心业训科韩玉介绍,刘诗怡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小孩,课后会主动沟通,训练完的时候会复盘,哪里做得不足,这是她身上的闪光点。刘诗怡拿了金牌,自己也是非常激动,可以说是热泪盈眶。

在金坛体校,像韩玉这样经验丰富的教练并非个例。这里的教练团队大多拥有专业运动员背景或多年执教经验,他们熟悉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技术短板,会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科学训练计划。刘诗怡的成功,不仅是个人荣耀,更成了体校学弟学妹们的“精神灯塔”。近年来,该校已先后在省级及以上赛事中斩获金牌28枚。

金坛区青少年体校学生叶俊辉表示,以前训练练到极限的时候,可能会想放弃偷偷懒,但现在自己脑子里就会想到,刘学姐在训练中是怎么顶过去的呢?一想到这儿,就觉得自己可以再多做几组练习,再多跑快零点几秒。

运动员的成长,离不开科学的培养体系,金坛区青少年体校正全力推进“体教融合”改革。2023年秋季,体校整体搬迁至金坛区第二中学,共享硬件资源,正式开启“集中文化学习、集中训练、集中食宿”的办学模式。2024年,又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配备专业教练与文化课教师,形成闭环培养体系。

金坛区青少年体校学生冯梓文表示,文化课是小班教学,老师会根据训练和比赛日程,灵活调整学习进度,如果外出比赛,回来后还有专门的老师为大家补课,赶上学习进度,虽然累,但充足也能跟得上。

“体教融合”的成效,在学生成长中清晰可见。截至目前,金坛体校已有多名运动员在专注训练的同时,凭借优异的文化成绩与体育特长,敲开了重点高校的大门。

金坛区第二中学副校长黎岚表示,目前体校采用的运转模式是时间统筹和空间集中的一个闭环管理,建立了教练加班主任加生活老师的联动机制,沟通队员训练状态与学习情况。打破了原来重训练轻学习的壁垒,实现了竞技成绩与文化素养的一个双重提升。

刘诗怡的金牌故事,是金坛区青少年体校办学理念的生动缩影,也印证着“体教融合”改革从探索到收获成果的坚实步伐。未来,金坛体校将继续为体育少年搭平台,让拼搏精神扎根,让更多“刘诗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