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三城”交响 城乡互融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11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站在常金同城化发展的新节点,金坛深入贯彻常州市委提出的“要进一步做好城乡建设,注重精耕细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片区综合改造,建设安全韧性智慧城市”要求,精细化提升城市品质,一体推进“三城”建设发展,立体打造金沙老城“城市展馆”、钱资新城“城市客厅”、科教名城“城市窗口”,撤市设区以来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老厂房未被夷为平地,反而变身咖啡厅、共享办公空间,城市空间边界被打破。走进蓝·YOUNG文化创业工坊,扑面而来的“复古”气质是金沙老城“修旧如旧”理念的延续。整合空间、景观、艺术、商业策划等资源,工坊构建出融合超市餐饮、风情夜市、多元休闲娱乐业态的复合体验空间,成为不同年龄、不同喜好人群交汇共鸣的“生活磁场”。金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牛亚露表示,多元业态的引入和发展,促进老城区商业繁荣,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也提升了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了老城区环境面貌,增强了居民对老城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0年来,金坛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空间腾退,有序实施雨污分流行动,加快精品街道、美丽街区、街心公园等建设。打造彰显老城特色、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的“城市展馆”。

老城处处有“包浆”,适合怀旧,适合“细嚼慢咽”;新城则处处有美景,适合休闲,适合“大快朵颐”。近年来,金坛加快构建金山路科教走廊、钱资湖生态绿廊,完善现代商业综合体、高端酒店集群、特色邻里中心等城市功能,打造具有滨湖特色、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客厅”。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彭云俊表示,在教育方面,汇贤中学等高层次学校投用;在医疗方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投用;在文化方面,金坛图书馆、金坛城市客厅等开门迎客,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新城人居环境越来越具吸引力。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启用为金坛科教名城建设带来全新机遇,依托高校资源和优良生态环境,金坛精心绘制未来科创集聚区,积极培育城市经济形态,营造现代化、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亲水生态、活力迸发的“城市窗口”。通过优势学科延伸交叉,河海大学与金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力支撑产业发展和区域繁荣。3年来,共征集“河海大学——金坛区校地合作项目”73个,金坛与河海大学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区住建局副局长顾逸佳表示,“三城”功能更加完善,金沙老城、钱资新城和科教名城协同建设、联合发展,发挥优质要素集聚优势。

城乡如同人的左右手:城市擅长创造,乡村精于滋养。融合发展是让双手相握,让钢筋森林与绿水青山共呼吸,让现代文明与乡土智慧共生辉。走进中天钢铁黄金大农场现代化宜居农房项目,白墙黛瓦、屋舍俨然。朱林镇黄金村村民窦再平的新房已完成硬装,将于2026年1月入住。窦再平说,新房不仅客厅亮堂,还通了天然气,生活便利程度不输城里。黄金村既留住了稻谷飘香的乡愁,也带旺了蓬勃发展的经济。

加快建设美丽金坛,金坛着力把“两山两水六分田”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之势,持续落实“2+20+200”乡村建设三级架构,围绕“湖边、山边、城边、路边、景边”的五边村落,以“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面”思路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区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促进科李瑞颖表示,累计建成28个省级、12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及98个市级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实现了从点上开花到全域共美的跨越式发展。

面向未来,金坛将用心用情绘就人民城市新图景,统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有机更新,持续促进业态、形态、生态、神态“四态”融合,推动城市功能提档、管理提效、活力提升。同时,科学系统谋划,下好统筹发展“一盘棋”,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两翼”齐飞,紧抓常金同城化机遇,促进金坛城乡更高质量融合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