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荏苒,秉承“抓发展必须抓环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理念,常州市金坛区将“五乱”治理作为建设“最美新城区”的工作主抓手,精准、细致、深入推进,在田园与烟火、乡愁与产业之间,努力绘就一幅生态有底色、文化有韵味、治理有温度的城乡新图景,成为常金同城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宽阔平整的黑色柏油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从这里走进薛埠镇泉江村,一个田园风光与现代发展融合的美丽宜居村庄就出现在眼前。这条道路全长2.6公里,是进入泉江村的主干道,投入195万元于2022年改造完成。从先修路开始,泉江村共投入1500余万元,已打造出马脚山生态廊道2.6公里,公园绿地3000余平方米,营造出“人行其间,步步皆景”的生态画卷。在美化“面子”的同时,该村不断升级宜居生活的“里子”,新建了泉江健身广场、入口景观点、三国文化体验广场等基础设施。
生态与文化景观的打造,让泉江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为守护这份“美”,泉江村同步构建起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做好“当下改”和“长久治”两篇文章,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生态与发展齐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注重群众参与,推动建设成果向治理效能转化,真正让山水为民所享、美景为民所用。
从昔日环境杂乱到今日风景明媚,像泉江村一样蝶变的一座座村落背后,是一场群众“自愿共建”、政府“精准施策”、产业“协同赋能”的和美实践,“五乱”治理下的乡村空间“细节之美”正在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赋能,为常金同城化发展中的城乡要素流动搭建了畅通桥梁。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促进科李瑞颖表示,多年来,金坛全区上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四整治、四提升”“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系列行动,聚焦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整治等关键领域,推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相对于乡镇村庄的“五乱”治理,城市街道的整治监管更像非遗里“乱针绣”。金坛区坚持“以人为本”,从兼顾拉动投资消费、推动改善民生、保护历史文脉的多重维度出发,开展城区“五乱”治理,解决居民“急难愁盼”,满足居民对出行、环境和安全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安居乐业。东城街道峨眉社区东社村自2023年启动整治工作以来,已经实施了雨污分流、路面黑色化改造、天然气村村通等工程,并通过创新议事机制,充分吸纳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打造出高品质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
东社村位于金坛区钱资新城区域,也是较为稀缺的产业空间,在“五乱”治理中,还腾挪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塑造更具吸引力的区域价值,做好运营“后半篇文章”,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整治结果“吸睛”更“吸金”。
2015年,金坛撤市设区,城镇化加速推进。金坛区以系统性思维破题,自2022年起连续四年攻坚,将“五乱”治理作为提升城乡品质的突破口,用精细化管理破解治理难题。金坛区城管局监督考评科袁旭东表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893个,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8个,环长荡湖片区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片区培育名单。
十年治理,十年蝶变,一组组数据记录着金坛区“五乱”治理的坚实步伐,擦亮了金坛区的生态底色。金坛区将以网格事件高效妥善处置、党建引领形成基层治理强大合力为着力点,持续推动“五乱”治理进程,推动城市进入存量提质、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以“小投入”撬动“大民生”,以“小改变”承载“大幸福”,使常金同城化发展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