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为金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行动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明确提出要率先探索以大农场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苏南模式”。区农业农村局以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核心目标,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上持续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金坛新实践筑牢“三农”根基。
大农场建设是探索“新苏南模式”的核心抓手。中天钢铁黄金大农场作为典范,通过规模化种植、智能化管理、产业链延伸,实现了粮食产能与农民收益双提升。在中天钢铁黄金大农场优质优储稻米加工中心施工现场,现代化加工中心初具雏形,该大农场已成为全区大农场建设的标杆。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科科长于斌表示,将坚持工业化理念、园区化思维、片区化发展,统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城乡融合试验行动等,按照 “策划一批,招引一批,建设一批,认定一批” 的思路,对照建设指引 “八个方面”,强化策划与招商力度,提升服务建设水平,优化完善储备库,梳理出政策清单和需求清单,分类推进现代化大农场建设。
项目落地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江苏贺盛实业有限公司今年持续推进调味品精深加工升级,不仅计划对检测设备进行全面升级,还将新增预制菜调味品生产线。从前期的资源梳理到建设中的难题破解,区农业农村局全程跟进服务,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区域农业产业链延伸。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规划与发展科科长朱智沛表示,联合各板块制作农业招商手册,精准将各板块可供项目落地的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在服务项目落地过程当中,与企业通力合作,针对企业在落地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点进行逐一摸排解决,并同时向上级市级、省级条线争取落地政策。
以大农场建设为引领,我区实施农业农村重点项目21个,上半年开工1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2025年项目监测评价。上半年,签约1000万元以上农业农村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8.86亿元,招商磁场效应不断增强。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季敏介绍,系统实施“10+20+30”工程,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现代化大农场”,进一步培育农业品牌、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完成环长荡湖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和指前、朱林2个市级整治更新片区的建设,高质量实施宜居农房更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稳步推进土地二轮延包试点,深化宅基地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