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生态同城(2):生态修复赋能茅山发展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9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10年蝶变,绿水青山间写满答卷。从白鹭湖的“碧波重生”到乡村田园的“颜值逆袭”,茅山脚下的生态变迁,不仅是金坛撤市设区10年来生态振兴的生动注脚,更成为常金同城化中生态联建的鲜活样本。

在薛埠镇仙姑村错落有致的白墙黛瓦间,游客们或漫步溪边赏景,或围坐农家乐畅谈。村口的仙姑大酒店里,负责人王新正忙着指挥员工准备食材。这家1998年开业的农家乐,见证了仙姑村从闭塞山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全过程。曾经仅能容纳几桌客人的小平房,现在扩建出10多个观景包厢,顾客也从周边村民变成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仙姑大酒店负责人王新表示,随着周边景区的完善,酒店的游客也慢慢增多,吃饭的人也很多。2018年饭店新建,经营规模扩大,现在整体的游客量上升30%到45%。游客罗丹和家人正是被这份热闹吸引而来。社交平台上茅山的碧水青山、潺潺溪流让她动了心。沿途的绿植丰茂、道路整洁让她印象深刻,而仙姑村与周边东方盐湖城、茅山森林世界等景区的联动,更让她定下了住两天的计划。

仙姑村的“出圈”,始于2018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上海同济大学量身打造的规划方案,不仅修复了村内的河道、山坡,更保留了乡村肌理。几年间,村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治环境,昔日的小村庄引来了咖啡屋、手作工坊等年轻业态,26家农家乐和14家民宿相互补充。而这一切都依托于茅山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更得益于常金同城化的协同效应。如今的仙姑村,已成为常州主城区市民周末短途游的热门选择。

薛埠镇仙姑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娟表示,今年我们创建常州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所以在原来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对核心区沿线,包括辐射到我们一些保留村、宜居村的生态环境,还要有一些小景的铺设。跟10年前相比,游客肯定是有提升的,因为外部环境好了,8月份会迎来暑期高峰。

如果说仙姑村是茅山生态蝶变的“面子”,那么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则是茅山生态攻坚的“里子”。作为这一系统保护中的重要环节,白鹭湖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的推进,正是对“里子”建设的生动诠释。2021年10月,白鹭湖生态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启动建设,旨在通过工程实施,有效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再造美丽新空间。为此,茅山旅游度假区实施沟塘清淤、堤岸整治修缮、修建散步绿道等一系列工程,累计完成沟塘清淤约2万立方米,喷洒草种约4.8万平方米,整治绿化面积8.1万平方米,新建生态廊道2150米。如今的白鹭湖,清澈的湖水、摇曳的芦苇和翩翩起舞的白鹭随处可见。

从“污水洼地”到“生态明珠”,白鹭湖的蜕变不是个例。10年间,茅管办(薛埠镇)以系统性思维推进生态修复,从单一水域治理扩展到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不仅让茅山的水域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更让“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常金同城化进程。

茅管办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陆飞表示,茅山旅游度假区(薛埠镇)深化绿城建设,相继完成白鹭湖景观提升、环新浮水库、向阳水库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同时,推进“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提升了环境综合品质,加快构建了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从仙姑村的农家乐到白鹭湖的生态观光,从单一的景点观光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域旅游链,茅山的生态变迁正成为常金同城化的绿色纽带。正如金坛通过产业、创新等多领域同城化举措推动发展,茅山的10年蝶变也印证了“生态共保、发展共赢”的深刻内涵,为常金同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绿色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