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如何有效破解初创企业和科研机构从实验室成果迈向产业化所面临的“中试放大”难题?金坛通过协同构建开放共享的中试平台,正为这一关键环节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布局新质生产力。
中试,是实验室成果走向规模化量产的关键验证阶段。对于众多中小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自建中试线投入巨大、风险高企,往往成为创新路上的“拦路虎”。金坛瞄准这一痛点,积极探索“共享”模式,高效整合分散的仪器设备、专业技术人才和成熟工艺,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中试服务平台。在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全省领先的合成生物蛋白制造领域中试平台已正式投入运营,该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开放共享。
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松表示,中试平台放开给所有创新公司,没法实现批量生产的公司可以通过中试平台测试,平台可以解决很多教授们或者一些初创公司很多的想法能否落地的问题,如果有很好的项目,创健也会投资,也会作为投资人把这个行业做得更大。
钱松强调,这不仅解决了创新主体的实际困难,也为创健自身发掘优质项目、进行战略投资、做大做强合成生物产业生态提供了重要契机。平台的开放,成为链接源头创新与产业资本的关键纽带。
位于合成生物产业园的常州蓝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探索了多方共建的模式。该公司专注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微生物和植物细胞工厂,生产高价值功效原料。其即将投入使用的合成生物学中试及量产平台,由蓝谷生物、蓝色彩虹孵化器园区以及金坛经开区三方共同打造。
常州蓝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岭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和蓝色彩虹(园区)、金坛经开区,三方共建了合成生物学中试和量产的平台,解决了企业前期落地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如场地投入,包括一些相关政策的情况。
这种“企业+园区+政府”的协同共建模式,显著降低了创新企业的初期门槛和风险。此外,我区还积极探索院地共建技术中心模式,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金坛分中心技术经理人事务所金坛分所、常州市产科教联盟金坛分中心近日在金坛经开区揭牌,将以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为抓手,开展人才培训、投融资服务等内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炘表示,他们要跟金坛的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形成深度合作,把他们的平台,包括实验室、设备、各种各样的能力,要向企业去延伸。通过企业联合创新中心,通过专业性人才的互聘,形成深度的结合。
金坛建设中试共享平台的实践,已从单个企业的探索,逐步升级为区域创新生态构建的关键一环。这些平台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更通过共享机制,显著降低了区域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本和产业化风险。
未来,金坛计划进一步深化这一模式。通过推动更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检测机构建立紧密的共享合作机制,持续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中试共享平台作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基础设施,将成为金坛加速培育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