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创新“科技+保险+科普”模式 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5-14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区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组织各镇(街道)灾害联络员走进贝特瑞新能源智慧安全培训体验中心,通过前沿科技手段和场景化体验,全方位提升参训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和防灾减灾意识。

作为常州新能源领域首个集安全教育、实操培训、风险体验于一体的智慧安全培训体验中心,该中心以“智慧安全”为理念,运用VR事故还原、MR设备实训等数字化技术,让体验者“亲历”触电、爆炸、高空坠落等67种高危场景。参训人员重点体验了应急急救体验区、公共安全(地震)模拟、虚拟灭火和疏散逃生等功能模块,在逼真的场景中学习应对各类突发状况的技能。

儒林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键表示,通过情景化模拟、可视化展现,让大家对事故的发生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会将这次的培训成果转化为切实的、可操作的方法,通过后期定期演练,从而不断提升基层灾害联络员对应急救援的反应能力。

活动现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支公司详细解读了灾害惠民保险的理赔程序,帮助企业和民众了解保险保障权益。区气象局专家通过生动案例和数据分析,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授课,提升参训人员对气象灾害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金坛区气象局预报员周舒佳介绍,金坛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其中也包括冰雹、短时强降水,台风每年有2至3个,虽然受灾程度不是很大,但公众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时了解天气变化,采取一些防灾减灾措施。

这种“科技体验+保险托底+专业科普”的立体化培训模式,正是我区构建大安全格局的缩影。目前,全区共有22处应急避难场所,其中1处中心避难场所,已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三级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体系。此外,我区还培育了200多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定时开展防汛防台、地震疏散等演练,确保灾害应对能力持续提升。

金坛区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防治科汪源表示,下一步,区减灾办和区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加强安全宣传活动力度,扩大智慧安全培训覆盖面,同时加强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数据共享,形成联防联控机制,为全区高质量安全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