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服务 > 教育服务 > 最新动态 > 内容
河海大学——薛埠镇专场产学研对接会召开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26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日前,河海大学——薛埠镇专场产学研对接会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召开,开启了高校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合作的新大门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崔锦铭深刻阐述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关键要点,他认为高校与地方都应明晰自身优势,相互激励与欣赏。高校许多科研项目源于生产实践,具有极高的转化价值,而地方则是科研成果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环节。基础研究可能解决从0到1的问题,而地方应用则解决从1到10、从10到N的转化过程。

学校有多个省部级实验平台,还与华能江苏、长江电力等企业共建了多个投资数亿元的科技研发平台。研发平台不仅是教学科研的场所,更是产学研合作的坚实基础,要把这些资源、要素充分利用。此外,金坛区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峰系统阐释了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路径与务实策略。在建的河海大学科技园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将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并采用企业与学校联合指导的 “双导师制”,有助于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环境,提高留任率。

同时,通过落实相关政策,推动教师与企业精准对接,解决技术研发难题;邀请企业高管、研发人员到高校任教,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与项目申报,将深化技术项目合作,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各学院负责人分别介绍学院重点学科、优势专业及人才培养情况。校企双方针对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深入交流,初步达成多项共识。学校下一步将根据企业技术需求,挖掘契合度较高的科技成果,开展精准对接,实现企业与高校科研成果、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接会上,企业的实际需求与高校的科研供给形成了强烈呼应。当下,常州超越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正面临448G电缆研发这一“卡脖子”难题。

该公司总经理荆庆福表示,企业近年来保持30%的高速增长,基于长远发展规划,现有管理与研发团队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在448G特种电缆研发方面,急需借助河海大学的科研力量与技术优势,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产品研发突破。

盘星新型合金材料(常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武峰认为,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完备的激光熔覆研发平台,与公司在激光熔覆领域的粉末产品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期望通过与高校教师的深度合作,推动产品市场拓展与技术创新。

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副院长程亚军则回应称,学院将与盘固集团聚焦新能源领域,共建共享实验室,整合双方在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开拓新兴产业项目。

校企双方的积极互动,离不开薛埠镇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薛埠镇拥有规模工业企业64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产业涵盖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今年上半年,薛埠镇签约引进9个产业类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19.85亿元,其中包括超10亿元的盐穴造腔储能项目等重大项目。

薛埠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智能、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集聚态势,2024年园区内规模工业企业开票销售70.02亿元,占全镇规模企业开票销售的67.85%。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与强劲的发展潜力,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实践空间。

此次产学研对接会,并非简单的交流活动,而是高校与地方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道路上的一次深度碰撞。河海大学的科研优势与人才资源,与薛埠镇蓬勃发展的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双方的合作,既能够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能助力薛埠镇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