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稻收割进入关键期,烘干作业也迎来了高峰期。为避免高湿雨天对秋粮质量的影响,我区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烘干设备开足马力,解决农户晒粮难题。
秋收时节天气多变,一旦遇上阴雨天气,若水稻不能及时晾晒易发生霉变。在位于薛埠镇的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内,稻谷堆积如山,烘干中心十分忙碌,3台烘干机24小时连轴运转。
金坛区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志明介绍,目前水稻的水分含量比较高,烘干机烘一炉需要48小时左右才能烘干。这边有3台15吨规格的设备,烘一个周期是45吨。由于现在种田大户都是一两百亩大面积种植,把烘干机保养到最佳状态,全力支持他们烘干。
粮食烘干是保障粮食品质、减少产后损失、确保粮食丰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在朱林镇黄金村的金土地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内,收割回来的湿谷被倒进烘干机的进料口,经过多级过筛处理后,稻谷里的灰尘、杂质被自动清理,经过低温烘干作业,水稻含水量降低到14.5%以下,达到国家标准。
金土地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加工生产负责人纪卫忠介绍,目前的烘干机,一天大概整体满负荷工作只烘到120吨左右。最近都在加班加点,每个环节都安排了专人负责专门的岗位,争取早点把水稻加工好。
传统粮食烘干机大多采用煤炭、柴油等作为燃料,存在环境污染重、烘干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今年,金坛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新引进的烘干设备采用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由废弃木屑、农作物秸秆、木材边角料等制成,在降低燃料成本的同时更加环保。
金坛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善娇表示,相比于烧煤的炉,它灰尘、粉尘更少一点,更恒温更稳定,整米率更好一点,更智能化。一个料包上去,它可以自动投料,不需要人再去加料,可以减少一个人的工作量。
除了生物质颗粒烘干机,我区还大力推广粮食烘干机空气源热泵技术改造。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机只需设定好相关数值就会自动加热烘干,无需人员值守,由于采用了热能循环利用和粉尘处理技术,烘干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恒温调节功能也让粮食烘干质量更有保障。
金坛区江南百果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云霞表示,空气源热泵烘干机是用电的,相对以前烧煤的烘干机,成本可以降低50%,现在烘干机更加智能化、更加绿色化,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办公室就能实时看到烘干的数据,更加省时省工。
目前,我区水稻收割面积超50%,各烘干中心日夜奋战,400多台烘干设备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对抢收回来的水稻抓紧烘干,预计11月中旬大面积烘干基本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