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丰”景如画 田间水稻收割忙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25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又“稻”一年丰收时,又见一年稻谷香。我区水稻陆续开镰收割,粮食主产区抢农时、赶进度,全力以赴抓好秋粮收获,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在薛埠镇罗村村,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铺满田野,机械化力量成为收割“主力军”,很快稻谷就装满了运粮车。农机可根据田间地势起伏,调节收割高度,这样不仅可以收割倒伏的水稻,减少粮食损耗,还能将秸秆粉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农机手刘斌介绍,在收割之前对机器进行了保养,全面检查。现在有4台机器,每天大概能收170到180亩左右。通过操作技巧,把收割的损失减少。

种粮大户武志明今年种了1200多亩水稻,品种主要为镇糯29和南粳46。这两个品种是我区主推优质品种,米香浓郁、口感上佳,颇具市场竞争力。虽然今年遭遇了不利天气,但武志明家的水稻并未受太大影响,预计亩产约650公斤。

武志明表示,今年由于天气连续高温,正好在水稻灌浆时期,但是通过大田打水,保温一下,降低损失,产量跟往年相比基本上差不多。

武志明经营着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种植基地”的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农户签订种植订单,种子、化肥统购,粮食统销,提供“耕、种、防、收”全方位、精细化服务。

武志明介绍,这段时间由于连续的阴雨天气比较多,给收割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抓住晴好天气加班加点,根据合作社的烘干能力安排收割,让农户更好地尽快把麦子种下去。部分水稻是订单生产,通过合作社,还有一部分帮种粮大户在市场上卖掉。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藏粮于技”是关键。在水稻种植到收割的全过程,我区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科技投入力度,农技人员深入田间“点对点”精准服务,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优化种植技术、强化田间管理、推行机械化收割等方式,实现种植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粮作科副科长朱萍表示,虽然今年遭受到高温和台风,但是也积极做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在灾害过后积极采用应变措施,比如喷施叶面肥加芸苔素内酯调节剂,总体来说今年的水稻是丰收在望。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已进入水稻大面积收获时节,各镇(街道)正积极调配收割机械、人员,严格把控田间采收、车辆运输等各个环节,确保秋收安全有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