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区七千多亩高粱迎来丰收,红彤彤的高粱迎风摇曳,田间地头一幅秋收“丰”景图。
钱资湖大桥畔,成片的红高粱“热情似火”,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高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亮眼。微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
江苏农垦集团金坛基地主任曹琛鑫介绍,整个陌上花开项目,高粱种植大概在7000多亩地,预计产量(每亩)在400公斤左右,预计高粱收割在10月中旬,现在也在积极跟国内几大酒企做订单的确认。
近年来,我区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创新思路、精准施策,大力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于去年年底实施了“陌上花开”生态环境整治项目。该项目位于钱资新城及科教名城核心区,在项目进驻前,该片区域内土壤中砖块、石头等杂质较多,耕作层较薄,肥力比普通农业用地差。
江苏茅山旅游控股有限公司陌上花开项目负责人于晶表示,通过范围内闲置土地流转、清障和整治,恢复种植面积1万多亩,改善整个范围内的土地碎片化,小田变大田。包括高铁区的范围,还有范围区内的金山路、江东大道以及环湖路的绿化提升。
该项目实施以来,茅山控股和省农垦集团积极探索,将此前长期未耕作利用的土地变成了一片沃野。今年,在“陌上花开”项目中水源受限的地方,省农垦集团尝试旱旱轮作,上半年小麦收割后又种上大片高粱,这也是金坛迄今为止种植面积最大的高粱地。我区农技人员和省农垦集团高粱专家联合指导,为这片“红土地”注入了科技力量,不仅提升了高粱产量与质量,也实现了从“藏粮于地”到“藏粮于技”的转变。
江苏农垦集团金坛基地主任曹琛鑫介绍,通过一个自然年和茅山控股的通力合作,茅山控股前期土地整治,江苏农垦大型机械化的投入,上半年大面积种植了小麦,下半年大面积(种植)高粱,一万多亩地一个种植周期只要20天,实现陌上花开项目粮食的增产,也带动了周边老百姓的就业机会。
这片火红的高粱,是我区以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生动写照。它带动了金坛农业转型发展,也为未利用耕地的复种提供了成功范例。在这片红火中,我们看到了金坛农业的新“丰”景,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