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区政协十一届十六次主席会议召开。区政协主席刘国新,副主席周新生、朱亚群、卢建新及秘书长王少云参加会议,副区长叶琳应邀参加会议。
会上,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汇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金坛新时代鱼米之乡”工作情况。今年,我区落实建设用地约239亩、设施农业用地76亩,有效保障实施项目顺利落地。近年来,我区将农村人居环境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实现100%全覆盖,累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20条、400多公里,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1.13万亩,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5000多户。立足“三新”集成县,建设6000亩小麦、3万亩水稻、1000亩园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构建“2+20+200”乡村建设架构,建设环长荡湖“最美湖湾城”省级示范片区。
与会人员就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业技术人才引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协商讨论。叶琳表示,将全速做强现代农业,高标准推动省级园、国家园建设,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全域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实施“2+20+200”工程,提前谋划2025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等创建工作;全力激发要素动力,紧扣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机制,抓好农村承包土地制度改革。
刘国新要求,要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推行林地经营权流转方式改革,并保障粮食种植面积;要推行好宅基地改革,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加强宅基地资格权跨村、跨镇流动的法理研究;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农民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方面权利;要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通过党组织赋能基层党员,做实党建引领,做活群众自治,拓宽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要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推动农业产业成片、成带集群发展;要用严格考核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稳步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三产融合项目原丘牧场和直溪镇新河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在原丘牧场,区领导听取项目建设进度等相关情况介绍。在直溪镇新河村,区领导详细了解党群服务中心、丁家塘核心区、红色遗址提升等建设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