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桑葚、枇杷等时令水果争相上市,为夏日带来阵阵香甜和清凉。在我区田间地头,果农们忙着采摘、销售,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在薛埠镇上阮村一处果园内,一颗颗成熟的枇杷、桑葚压弯枝头,绽放出诱人的芳香。据了解,由于今年整个生长期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温适宜,水果总体产量高于往年。靠着品种更新、品质提升,这两年该果园水果销售势头一路上扬,经常是水果还在树上,订单已经接在手里。
薛埠镇上阮村水果种植户蒋文忠表示,主要依靠线上销售、采摘,往年返购的固定客户,水果的三分之一已经订完了,基本上安徽、浙江还有上海的客户比较多,最远是福建。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薛埠镇上阮村积极推广生态种植、标准化栽培,引导和支持农户大力发展特色瓜果种植。目前,该村有时令水果约9000亩,形成特色水果产业集聚区,打造集休闲观光、精品民宿、茶旅融合和水果采摘于一体的特色村。
薛埠镇上阮村党总支书记秦大庆介绍,目前上阮路亚基地、民宿,还有露营以及后稷农业,以及几个比较大的果园,正在联合起来,把水果、民宿、路亚、垂钓和露营全部有机结合在一起,把上阮的水果推广出去。
除了产量有所增加,不少种植户还在水果品质上下功夫。在薛埠镇泉江村一处果园内,一棵棵梨树枝繁叶茂,核桃般大小的红色梨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拉枝、疏果,一派繁忙景象。
果农刘锁兔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改进管理模式等方式,进一步丰富水果口感。为提升水果利用率,他还对多余的水果进行加工,制作成利于保存的产品,增加了种植收益。
薛埠镇泉江村水果种植户刘锁兔表示,自己每年到江苏省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去学习,把果子种植好,实现增产增收。还用一部分梨做第三产业,熬梨膏,小梨不浪费,充分利用发挥起来。
泉江村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土地流转、技术帮扶等方式,吸引水果种植户来此发展产业,推动规模化、精品化种植,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薛埠镇泉江村党总支书记季卫民介绍,最主要的是组织种植户去学习,邀请外地的农业方面专家来进行讲课、辅导,组织他们到种得比较好的、经济收入比较高的大户去学习,对我们辖区内的所有农副产品通过网上平台进行推广。
目前,我区果品总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约2万吨,年产值约2.2亿元,以梨、桃、葡萄等品种为主。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全区果树产业整体呈现稳定发展态势,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正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