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今年以来,金坛紧扣“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大力推进生态治理,以山水资源撬动全域生态环境提升,书写“美丽常州新样板”生态实践。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长荡湖水域不仅迎来了青头潜鸭这样的老朋友,还迎来了白尾鹞、黑嘴鸥这样的新朋友。在这里可以看见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的生态画卷。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里越冬,也体现了长荡湖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
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近年来,长荡湖已成为水清、花香、鸟欢的绿意空间,目前,该水域已观察到的鸟类达200多种,包括青头潜鸭、黄胸鹀、白鹤等全球极危鸟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地方的大力保护。今年以来,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坚持以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为抓手,积极落实六大类举措。
根据省、市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以及区委区政府《2023年金坛区洮滆片区水环境治理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金坛生态环境局牵头区住建、农业农村、水利等专班和属地政府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紧密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全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至12月,全区11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90.9%,优Ⅱ比例达36.4%。长荡湖湖心断面总磷0.082mg/L,同比下降21.1%。
长荡湖涑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湖库标准。截至目前,金坛区洮滆片区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排定的6大类38项重点工程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做好治山理水文章,让绿色生态底色更亮。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的地区,我区积极探索农业面源综合治理的“金坛模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从“粗放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
水美山美风景美也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撰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坛答卷。
作为世界首个大型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自去年5月26日正式投运以来,电站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系统,自主完成和发明机组“一键启停”、压缩机密封替代性改造、盐穴管路全压吹扫等重大技改和运行操作法。截至2023年12月25日,电站投产一年多以来已累计完成调峰调用230余次(储发),调峰电量1.7亿千瓦时,有力支撑全省电网安全。
产业结构更“轻”,发展模式更“绿”。位于茅山旅游度假区内的花谷奇缘景区,打造千亩花海,以“自然游览、花园游赏、植物科普”为重点,形成华东具有特色的花主题旅游目的地。
今年以来,茅山旅游度假区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标准和举措狠抓环境治理,全力建设茅山“大景区”,全域旅游环境持续焕新。
上阮村、仙姑村等一个个美丽乡村有效整合特色农业、原生乡村等资源,实现了生态赋能乡村振兴。今年,茅山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546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实现旅游营业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6.5%。
一组组数据揭开了一年来金坛生态美、环境优的成绩单。今年以来,金坛生态环境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20+”,创历史最低;区人大常委会出台首个县区级太湖流域水生态保护的决定。长荡湖水质达Ⅳ类,为近5年来最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