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生态环境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看有多少鸟儿栖息于此。所以,生态有多好,鸟儿最知道。随着天气逐渐转冷,长荡湖迎来大批越冬候鸟,它们或翱翔于湿地上空,或漫游于水面之上,与碧水蓝天共同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
在摄影爱好者于志强的镜头中,不仅记录了长荡湖秀美靓丽的自然风光,翩翩起舞、栖息觅食、追逐嬉戏的各种珍禽也逐渐成为他作品中的常客。
于志强介绍,长荡湖从2020年开始鸟类就逐渐增多,特别是近两年不断的数量上的增多,而且是种群上的增多。鸟的增加,特别是种类的增加,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它适合鸟类的栖息和生存。
2019年起,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多次来长荡湖越冬。由于东方白鹳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向来被看作湿地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志。
于志强告诉记者,连续两年东方白鹳都在长荡湖西路,而且就集中在大面积的水草种植区域。今年东方白鹳又在柚山村这边发现,就是在长荡湖的东南部发现。白天鹅主要集中在长荡湖的东部、东南部,就是柚山村这带水域。其它的青头潜鸭这些鸟类,包括白额雁,还有白脸琵鹭,这些大部分是在长荡湖的东部。
湿地是人类及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繁衍栖息之所。据常州观鸟爱好者群体常州自然观察团今年2月初发布的《长荡湖湿地鸟类观察》分析,2022年,长荡湖湿地共观测到鸟种18目53科222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白鹤、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胸鹀和青头潜鸭。相比2021年,观测总鸟种数略有上升,新增了斑背潜鸭、小白腰雨燕等鸟种。
常州自然观察团团长曼巴荒原介绍,长荡湖主要是个湿地湖泊环境,所以它的主要鸟种还是一些湿地湖泊鸟,雁形目、雁鸭类的。还有鹈形目的一些鸟,鹤形目的一些鸟,包括一些鸬鹚,小鷿鷈、黑水鸡这些秧鸡科的鸟为主。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喜欢湖泊周围湿地生境的这些猛禽类的鸟,像鹞、鵟这些也有。
自2021年起,常州自然观察团便将研究调查的触角延伸至长荡湖,连续两年发布长荡湖湿地鸟类观察报告,展现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魅力。今年2月4日,观察团团员再次来到长荡湖对越冬水鸟开展调查,共观测到水鸟39种,总计约1.5万只。
曼巴荒原表示,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栖息环境,跟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状况,不光是水质,还有它这些底栖的一些植物,它的食物来源,环境如果不稳定,它不可能在这里停留这么长时间越冬的。所以说明长荡湖确实还是不错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全国网围养殖第一湖积累的“教训”,到总投资93亿元“救湖工程”的“弥补”,再到生态治理绿色红利的不断“变现”,长荡湖为各种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截至目前,长荡湖已经完成湿地修复3.6万亩,物种从440余种增加至760余种。
湖水漾清波,人鸟共家园。未来,长荡湖将接续铺展“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生态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