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国庆节期间,我区以2023金坛乡贤大会为媒,邀请一批乡贤回到家乡,进一步了解金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生态、教育等情况。他们怀揣感恩之心,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共同发力,携手书写“美丽常州新样板”精彩篇章。
近年来,我区产业地标越发清晰、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成为众多乡贤投资兴业的热土沃土,江苏中电线缆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顺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总投资1.5亿元的江苏中电线缆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朱林镇金西产业园开业。
江苏中电线缆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顺说道,他是1981年从朱林走出去的,在外面工作了三十几年,现在回来一方面是回报家乡,另一方面也是有利于上海总部的企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以后交通很方便。
近年来,广大乡贤把家乡作为追求梦想、成就事业的新平台,推进资本回归、人才回归、产业回归;在外当好家乡的形象大使,积极宣传金坛、大力推介金坛,不断扩大家乡“朋友圈”,为金坛发展贡献力量。
在丁国荣的牵线搭桥下,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落户我区,金坛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集聚优势渐显;曹坚带领江苏常宝普莱森钢管有限公司瞄准国内外高端市场,走高品质之路,已成为金坛智能制造的代表。常州浩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电线缆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天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坛华大基因研究院、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项目……这些都离不开乡贤的架桥铺路与倾力支持。
曾经,金坛地处沪宁高铁和宁杭高铁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一座茅山成了天然交通壁垒,导致我区与上一轮铁路大发展失之交臂。但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汤友富脑海中的“高铁图”里,家乡金坛大有可为。在他的参谋下,在各方努力推动下,高铁蓝图终于落笔成真。9月28日,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金坛融入互联互通、持续扩容的铁路版图。
旅客杨钦翰告诉记者,觉得高铁很快,比原来大巴要快多了,原来大巴到南京要两个多小时,今天高铁二十六分钟就到。
除了在产业版图上助力金坛开疆扩土,乡贤们在教育提升、乡村振兴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次次为家乡推介的“鼓与呼”,一缕缕助力发展的“光与热”,一条条构筑金坛奔跑的“桥与路”,最终汇聚成推动金坛城市能级不断跃升的“时与势”。
要想让乡贤纷至沓来,就要打造好招才纳贤“大平台”、当好有为善为“娘家人”。近年来,我区制定实施外来非公经济人士融入计划和非公经济人士礼遇优待计划,启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金坛万人班,制定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计划。
同时,不断壮大乡贤“朋友圈”,建立健全乡贤数据库,发现并储备一批教育科技界、金融保险法律界、文艺卫生界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打造乡贤高端智库。运用“金心办”乡贤服务平台,对乡贤在坛亲属精心办理、尽心陪伴,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子侄入学服务、事项代办服务、特事特办服务”五大服务,进一步优化、畅通服务乡贤渠道,广泛凝聚各领域乡贤回乡支持家乡建设,形成“崇尚乡贤、关心乡贤、支持乡贤”的浓厚乡贤文化氛围。
以乡情为桥梁、政策为引领、激励为导向,我区将继续挖掘、用好在外优秀人脉资源,鼓励支持乡贤归乡、智力归乡、资本归乡、项目归乡,打造助力城市向上的“最强智囊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