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生态“蜕变”重现太湖美 发展“蝶变”引领经济强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8-2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共识。我区以“绿”为笔、山湖作墨,绘就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野仙踪”图。

如何促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我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铁腕治污、全面转型,用饱蘸绿意的“生态笔墨”努力绘就一幅“千里江山披锦绣”的丹青写意图。

△金坛释放“绿色动能”城市能级跃升 木白/摄

守好一江碧水 江南岸景一时新

放眼长荡湖,蓝天、白云、碧水、草坪与橘红色的健身步道共同组成了一幅靓丽风景画,网红“孤独树”、鸟类、水草点缀其中,引得不少市民停车驻足欣赏。

从“遍布网围”到“生态宜居”,长荡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态“蜕变”?2009年起,我区分3轮压缩网围,关停所有沿湖污染企业,清退废船5611条,清退网围6.8万亩,清淤34平方公里,并对原先散落在湖区的100余条餐饮船进行处置,集中归并为54个泊位,做到网清、桩清、船清。同时,搬迁沿湖非保留村庄居民3600余户,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家,清退沿湖养殖场和蟹塘16平方公里,清退围湖田地13平方公里,实施退圩还湖和地形重塑工程,增加湖面面积10平方公里,生态空间格局焕然一新。

污染退、治理进;生产退、生态进;人类退、鱼鸟归。近年来,我区积极实施长荡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生态浅滩12千米,布设34.4万平方米生态浮岛,种植各类挺水植物82.78万株、芦苇1007万株,累计种植各类水生植物3.8万吨;累计放流鱼苗近1亿尾、大眼幼体2亿只、青虾2000万尾,修复生态基底,提升湖体自净能力。

2020年,我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一,长荡湖总磷指标逐年改善,今年1—6月总磷均值同比下降30.4%,以强烈的“上游担当”为守护太湖碧水安澜贡献了金坛力量。

发展“五新产业” 沉舟侧畔千帆过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面对时代命题,我区选择发展“五新产业”,不断激活“绿色产能”,持续释放“绿色动能”。

7月4日,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其搭载的是由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One—Stop电池。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我区汇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家,集聚了一批动力电池材料和电池装备制造头部企业,组建各类创新平台近60家。

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在全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大棋局中,坚持“五新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如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金坛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率先创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一道必答题。

今年上半年,我区“五新产业”规上企业应税销售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16%。第十六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茅山峰会等行业主题峰会成功举办;蜂巢能源、厚生新能源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中创新航跻身首批“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名单、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易控电子等8家企业获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未来,我区将推动“五新产业”从“智能制造”到“智能智造”,继而向“极限智造”进阶,在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周期中抢占市场红利和高地,继续激活产业集群“链式反应”,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GDP”。

提升“生态身价” 青山绿水润乡情

还岸于民、还水于民、还景于民,我区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做到与绿色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绘就“以林涵水、以水丰湖、以湖润城”相互依存、绿色循环的金坛“山水画卷”。

近年来,我区以入选首批省级山水林田湖草建设试点为契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不懈怠,投资24.75亿元实施8大类工程、16个重点项目,形成“源(茅山)——廊道(平原河网)——汇(长荡湖)”完整生态系统结构,可转换生态产品价值约14亿元,“一山一水”生态屏障功能显著提升。茅山林木覆盖率达28.03%,位居常州各辖市区第一。

背靠茅山,仙姑村抓住这一契机发展乡村旅游,去年11月该村上榜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又一次刷新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自1998年开办第一家农家乐以来,该村谋求发展的路径不再局限于单纯旅游,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特色民宿提档升级、节庆活动宣传造势、重点项目相继入驻,不断促进民俗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转变、老区旅游向多功能复合型旅游目的地转变。

与仙姑村发展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地处长荡湖畔的柚山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实践,打造宕口、矿坑、千亩蟹塘、工业遗址等景点,高质量开发休闲旅游项目,呈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态势。

东方盐湖城、花谷奇缘、茅山森林世界和金牛洞等旅游景区吸引游客近悦远来;全区147个规划发展村全部建成美丽宜居村庄,“福地仙居”仙姑村、“梦想家园·自然上阮”、“洮湖鲜乡·诗意柚山”等全国最美乡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各美其美。

坚持做好“生态+”大文章,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居民收入变“高”。如今的金坛“颜值”变靓、“气质”趋好、“体能”爆表,不断提升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赋予其更多内涵,正以“美丽常州新样板”的崭新姿态吸引更多外界目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