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鱼米之乡,水产养殖生产是我区不可或缺的特色产业。金坛现有养殖池塘12.9万亩,其中百亩以上连片养殖池塘面积6.3万亩。近年来, 我区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撬动各类资本投入池塘标准化改造,累计改造百亩连片池塘5.8万亩,创成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市级水产养殖尾水净化生态示范点8个、市级美丽渔场5个,成为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杨建表示,新重点是做好池塘养殖标准化改造,配合环保部门加强水环境,池塘养殖尾水监督,不合格的水质不能向外排放,合格的水质,以后我们也实行排放报备制度。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是抓好种植污染面源管控,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机插水稻测深施肥等技术,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近年来,我区持续开展“肥药双减增效”行动,强化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监测,推动化肥农药科学施用。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傅俊毅表示,以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吨粮田建设为抓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配方肥施用,两次喷施叶面肥,应用香根草、太阳能杀虫灯、生物药剂等绿色防控产品,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针对养殖业的废弃物排放和粪污资源利用等问题,我区深入开展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并遵循“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原则。目前,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98.37%。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我区将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精确化,同时,进一步增强生态环保责任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凝聚工作合力,以环境治理赋能乡村振兴。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科科长于斌表示,实施洮滆片区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做好种植面源污染管控,打造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推进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