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农忙时节,智能化无人驾驶收割机、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只需要动动手指,这些智能农机就开始自动作业,耕种管收主要环节无需人下田,为全区夏收夏种插上了无人化、智能化的“翅膀”。
前几日,在指前镇建春村收割现场,只闻机械响,少见人奔忙。一茬茬小麦被无人驾驶收割机“吞进肚子里”,传输脱粒、粉碎匀抛、智能卸粮,一气呵成。这是金坛首台投入使用的无人收割机,相较于传统小麦机械化收割方式,无人驾驶收割机不但省工省力,还能提高劳动效率。农机手只需提前设置好路线,无人收割机就会按照路线自动进行收割。
金坛区江南百果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王云霞介绍,今年果园主要打造无人农场,收割机通过加装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无人驾驶,自动控制收割机的前进速度、方向、割台高度,节省人工成本。
无人驾驶收割机还通过优化作业路径,让收割机少跑“冤枉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油耗,降低了机具损耗。在收割的同时,智能化插秧机也在“大显身手”,使得夏种效率大大提高。插秧机上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在水稻田里设置好定位,插秧机就可以自动巡航实现无人驾驶,只需要一名工人摆放秧苗。
金坛区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许高权表示,无人化首先解决了农村人口紧缺、尤其是农机手紧缺的问题,其次作业质量得到了保障,并且作业数据实现了可追溯,作业轨迹可追溯,这样也解决了下一步作业面积核查等方面的一些难题。
能自己“看路”“前进”的智能农机都搭载了一颗高科技“智慧大脑”——农业用北斗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利用卫星提供的高精度定位信息,实现无人驾驶。自动行进、转弯、掉头和自动避障等精准作业。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物质装备科科长钱俊表示,机械的大量使用减少了人工,另外也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特别是从近几年推广的无人插秧机,往年一台插秧机需要两个人,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来进行操作。
近年来,随着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不断深入,金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农机助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方向迈进。今年,围绕提升先进装备示范力,金坛将开展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并以高效绿色农机和智慧农机为重点方向,开展相关机械作业性能对比和集成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提升金坛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