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迎来“周岁生日”。这个由中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和清华大学三方共建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从零开始、精益运维,赋能地下盐穴、助力高效用能。投运一年,这座举世瞩目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运行效果如何?发挥了怎样的综合效益?
这一年,电站历经四季,尤其酷暑严冬的考验。去年该电站投产后不久,便迎来了炎热夏季。面对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为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电站机组实现了“一储多发”“交叉储发”等非设计方式调峰,并实现了创纪录的连续25次不间断调峰,为迎峰度夏保供电贡献了力量。
华能江苏公司储能项目部副主任庞里波介绍,一年以来,按照调度要求进行了130余次的储发调峰,已经完成了8500万度的调峰电量。目前已经依托项目发布了两项国际标准,一项国际标准立项,同时编制和发布了12项国标行标,完成了56项专利授权的申请。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国内该领域目前唯一参与电网实际调度的电站,国内唯一可以为探索新型储能提供经验数据的电站,同时也是国内唯一验证关键核心设备国产化研制能力的电站。关键设备实现国产替代,核心设备实现了100%国产化。
经过一年的成功运行,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证明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现阶段唯一可用于补充抽水蓄能和电化学电池应用空白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可以推动高效可靠的大规模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商业化。在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一期投产运行一年的经验基础上,二期项目也提上日程。二期规划建设一台250MW级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机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