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支撑打造“最美新城区、最强增长极”最宝贵、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在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2月3日上午,我区召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高层次人才代表新春座谈会。区委书记陆秋明向全区广大人才表达新春慰问,并对他们在过去一年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陆秋明强调,新成立的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新的一年里,要把人才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抓出更大成效,为奋力书写“美丽常州新样板”精彩篇章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区领导刘小平、王海波、王勇参加会议。
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小平介绍金坛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23年重点工作;区委书记陆秋明为2022年度“龙城英才计划”人才项目代表:陈欣、许长延、纪文根和崔艳峰授牌。
蔡郑东、衡宁等10位参会高层次人才代表围绕金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工作先后发表意见建议。在座的各位专家、企业家,都是金坛高层次人才的杰出代表,有的是“五新产业”开拓人,有的是教育医疗带头人,或是带来了新项目、新技术,或是引入了新理念、新经验,为金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区委书记陆秋明表示,过去一年金坛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广大人才和人才工作者功不可没,在此深表感谢、深表敬意。2022年,金坛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苏南乃至全省前列,人才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爱才的名片不断擦亮、助才的成效不断显现、惠才的举措不断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人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与广大人才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
陆秋明指出,金坛是一方创新创业创造高地,广大人才大有可为,我们满怀期待、寄予厚望。今天的金坛,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完全具备了成为“最美新城区、最强增长极”的充分条件,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呼唤人才、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成就人才、成就事业。希望大家抓牢机遇、乘势而上,把壮志豪情和创业梦想融入我们谱写“美丽常州新样板”精彩篇章的生动实践之中。
一是希望大家既要创大业、又要当高参。大力弘扬华罗庚精神,保持创业激情,遵循科研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长期攻关、创新突破、有所建树。同时把个人事业进步与全区发展大局链接起来,积极投身“两湖”创新区建设、“五大行动”推进的生动实践中来。
二是希望大家既要做导师、又要做大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担负起年轻人才“传帮带”的责任,为金坛发展培育一支“带不走”的优秀人才队伍。同时,发挥人脉多、信息广的优势,宣传金坛、推荐金坛,帮助金坛招引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学术带头人以及青年人才。
三是希望大家既要飞得高、又要扎下根。在座的各位在事业上不断创造新成就、攀登新高峰的同时也希望切实增强“家在金坛”的归属感、自豪感、幸福感,更好地融入金坛、扎根金坛,在这方江东福地上安心工作、潜心科研、放心创业,创造更大价值、展现更大作为、体现更大担当。
陆秋明强调,人才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无旁贷,必须齐抓共管、凝聚合力。今年,金坛专门成立了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共同营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生态。
一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海纳百川引人才。要更大力度引育战略新兴人才,推动“五新产业”产业地图和“人才分布地图”精准对接。要更高水平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以刚柔并济引才,加速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要更加暖心聚集广大青年人才,加快实现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要更宽视野集聚海外优秀人才,更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二要不拘一格、竞相发力,多措并举育人才。要坚持“外来引进”和“本土培育”双轨并行,鼓励“五新产业”链主企业整合高端人才资源。要推进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力促“企二代”成为“创二代”;要深化与国内外大学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强化政产学研对接,充分挖掘科创资源。
三要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聚人才。要坚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多管齐下、协同发力。要让引才体制更具竞争力、让平台载体更具影响力、让人才服务环境更具吸引力,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
四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用心用情抓人才。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联动机制,加强横向协作,强化纵向联系。要压实主体责任,区委人才办要科学设置“双招双引”考核办法,强化工作督查;各部门一把手要牵头编制各自领域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有计划、分步骤推进人才工作;各板块一把手要切实把人才工作“书记项目”实施好、推进好。要浓厚爱才氛围,不断提高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副区长王勇要求,各部门、各板块要发挥产业优势,集聚人才;以企业为主体,引进人才;建好平台载体,承载人才;提升城市能级,留住人才。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产业高地打造为人才高地。
会上,还审议《中共常州市金坛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征求意见稿)》和《2023 年度全区人才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