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随着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素有“福孝圣地”美誉的金坛区,在养老服务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蓬勃发展,托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首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金坛逸仙颐养院在2019年5月开业运营,是一个集养老、护理、康复、娱乐于一体的颐养院,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多有定期就医、配药的需求,因此,打通“医养结合”的渠道显得格外重要。该机构除了设置影视厅、棋牌室、阅览室、书画室等满足老人的兴趣爱好,还内设了医疗机构,有效保障入住老人的身体。
金坛逸仙颐养院院长郭辉介绍,最初的养老仅仅是承担一个养老功能,包括福利院养老院,这是最初的,现在的社会化养老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功能性服务型和社会性的责任越来越强烈。
对于民政部门来说,守住20家养老机构的安全底线,日常综合监管压力不小。今年,依托全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区民政局打造的“智慧养老”管理平台即将上线,让养老机构“一屏监管”成为看得见、有迹循的现实。
今年,我区新增“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个,实现村(居)覆盖率达100%,并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团队,在村(居)层面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微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逐步建成老年人家门口的“驿站式”养老服务。
金坛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社救科科长许翠萍介绍,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对养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优化了政府职能;另一方面激发了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带动提升全区养老服务质量和内涵。
如何让老年人在家中安全养老?金坛的答案是探索居家适老化改造体系。目前,我区已累计为700户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
截至2021年底,金坛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比例增长为29%。近年来,我区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建立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