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我区首次设置5块历史地名保护碑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2-22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地名是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缩影和折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和气质品位。经过地名专家论证研究,近日,我区首次设置5块历史地名保护碑。

近日,正面刻有“丹金溧漕河”五个大字的石碑在丹金溧漕河边竖立起来,成为金坛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碑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碑除了正面刻有地名和设置时间等字样,背面的金色碑文介绍了“丹金溧漕河”地名的来历等信息。区民政局介绍,该碑采用花岗岩与黑金沙材质。

丹金溧漕河古称运河,总长约66公里,金坛段长30.7公里,曾是金坛内外交通的主干线。2015年7月,漕河老城段正式取消航道货运功能,完成历史使命。市民孙月祥出生在丹金溧漕河边,见证了它多年的变迁。

在老城北门大街北端,被金坛人所俗知的北水关也设置了历史地名保护碑。资料显示,明正德十一年(1516),金坛知县刘天和修建了两座水关。1958年,拓宽漕河,两水关被拆,仅北水关保留地名,现在的北水关菜市场就从中取名。

历史地名保护标志碑的竖立,将地名“凝固”下来,留住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增添人文景观,寄托现代人的一份乡愁。区民政局介绍,我区共设置丹金溧漕河、钱资荡、老鸦塘、北水关、弘化门五块历史地名保护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