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11个小区华丽“蝶变” 超7000户居民圆“安居梦”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2-1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工程,今年,我区又有11个老旧小区加入改造行列,目前,整体进度已完成95%,又一批老百姓的“安居梦”即将照进现实。

说起春风一村小区的新变化,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个个赞不绝口。作为一个有机体,每个小区都有老去的一天,春风一村始建于1995年,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共有35栋建筑,1165户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春风一村也面临着居民需求更新和小区功能老旧的矛盾与冲突,经过道路改造、外墙维修及出新、杆线序化及飞线整治、停车位优化等一系列的改造之后,如今的春风一村名副其实,如沐春风。改造后的春风一村红顶黄墙,屋舍俨然,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勾画出金沙老城独有的风韵。

目前,全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95%,其中春风一村、刘家塘、古石林小区已基本完工,其余小区也进入施工扫尾阶段,预计12月底全部完工。

相比于春风一村,幸福新村一期属于“迷你型”小区,该小区始建于1998年,总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共有15栋建筑,224户居民。改造中,相关部门结合小区特点,打造出层次分明、四季常绿的嵌入式“小游园”,目前30多名工人正在加紧栽种绿化植被,主要种植一些球类植物,还有樱花、鸡爪槭,施工单位抢抓进度,计划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幸福新村小区绿化工程。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相对而言,“住”正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但老旧小区往往成为城市建设“被遗忘的角落”。从2018年开始,我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逐渐唤醒老城沉睡的记忆,截至2022年,全区共改造20个老旧小区,切实解决好老旧小区“为谁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关键问题,始终将老百信的诉求摆在首位。

在小区改造之前,金城镇春风社区通过座谈会的形式邀请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参与到小区改造的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盼,政有所为。老小区改造的过程困难重重,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区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做到量力而行。

古石林小区在改造之初就面临诸多问题,从外墙刷新、车位规划、楼梯内部改造到拆违工作,居民个性化的需求和整体改造设计之间总是存在着诸多难以平衡的矛盾点。为此,华苑社区结合实际,成立了旧改小区联合党支部,形成“有事好商量、有疑专业答、有难及时帮”的“三有”协商议事机制。小区面貌“焕新”的背后,是一股无形的“善治”力量。

东城街道华苑社区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在不影响整体改造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群众的希望,充分发挥好党员、网格员和骨干志愿者的作用,来给居民做好解释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既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又赋能经济稳增长,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我区坚持党建引领,打造“金砖映红·旧改赋能”党建品牌,不断释放基层党建牵引力、凝聚基层群众向心力、激活老旧小区改造内生力。

同时,我区打造“区级统一领导、镇街统筹协调、社区推动落实”的治理新模式,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当中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

如何将老旧小区改造成“居者心怡,来者心悦,闻者心动”的好工程,推动老旧小区“换代升级”“脱胎换骨”,我区坚持有序规划统筹,狠抓质量安全,将改造项目纳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目前,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包括文化二村、愚池新村、华城一村等10个小区,涉及 323 栋建筑,7543户居民。

精细提升金沙老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十四五”期间,我区将改造提升47个老旧小区,提升老城风貌品质,打造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居民记忆的“城市展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