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以来,区文旅局坚持厚植文化沃土、打造文化阵地、繁荣文化事业,为城市发展写下生动的文化注脚。
文化繁荣兴盛最终要落脚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上。今年以来,区文旅局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加速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品质优化,让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截至10月底,已完成送戏下乡68场、送展览70场、送书10000册,完成非遗“三进”活动40场。
图书馆是全民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今年以来,围绕公共文化服务,金坛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在扎根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输出多元文化创新,推出书香公交、书山琴台、“图书馆之夜”露台音乐会、国学公益课堂等活动,把阅读融入日常生活,营造“书香金坛”的美好氛围。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记载,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作为重要的文化名片,三星村遗址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今年以来,区文旅局稳步推进三星村遗址公园建设,完成三星村出土遗骨DNA采样分析并获得重大发现,建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金坛工作站,完成三星村遗址四至范围的考古调查勘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推进考古前置,对开发区实行一体化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对指前镇下新河137号厂房建设项目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保障。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对全区革命文物进行普查,遴选戴王府遗址、倪巷村人民大会堂旧址、兆歧村人民大会堂旧址、西禅寺、宝塔寺、慰安所旧址等6处文保单位处申报江苏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今年9月,第七批区级非遗名录公布,新增区级非遗19项,再一次丰富和充实了我区非遗文化宝库。与此同时,非遗研学馆和非遗集市建成投用,定期开展研学活动和非遗展演,将传承非遗与创新非遗产业相结合,促进非遗项目活态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