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归仓、盘点收获,秋收时节,是忙活大半年的粮农期待的时候。特别是今年这季水稻,虽然经历了高温干旱考验,但也迎来了丰产增收。来之不易的收成背后,离不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持续发力,更离不开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创新。
前不久,我区种粮大户武志明承包的800多亩水稻喜获丰收。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一亩地栽插秧苗成本300元,施肥200元,总成本约1000元。今年水稻行情不错,收购价格高,加上各项补贴,一亩地净收入约1100元。
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离不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发力。近年来,针对农资、人工等费用上涨影响,我区连续两年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补贴。今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达到每亩51.8元,真金白银的实惠已陆续发放到农民手中。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张叶飞表示,目前累计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水稻田生态补偿总金额达4600万余元,其中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今年累计发放三次,较去年增加两次,发放金额较去年增加500万元。
据了解,目前,2022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八批)物化补贴和稻谷补贴也正在发放中,整体算下来,种一亩地可以拿到补贴300多元,这也让粮农种粮更有底气。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更离不开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创新。我区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开展订单生产模式,实现从“田间地头”直通“市场端头”,带动农民“种好粮食,卖好价钱”,通过优质优价实现种粮增收。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副科长朱萍介绍,基本上粮食企业已全部参与了订单生产,每年的规模逐渐稳定下来,他们的收购货源跟老百姓之间利益连接机制也建立得非常好,大家互惠互利。通过订单,让老百姓更加放心,把粮食交给粮食企业。
钱国平是指前镇有名的种粮大户,今年他签订了500多亩糯稻订单,订单公司不仅提供好的糯稻品种,还给予技术支撑,公司还以最低收购价高于国家保护价10%统一收购,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金坛金阳湖粮油有限公司,一颗颗稻谷归仓。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都是通过签订订单,从农户那收来的稻谷。该企业通过“订单保底、合同价收购、二次返补”的方式,与农民建立利益链接新机制。
订单农业让地头连起市场,不仅可以帮助农户稳产增收,更增加了他们种植优质水稻的底气。在市场红利的激励下,调动了农户种好粮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区水稻种植往“产质兼顾”方向发展。
截至目前,全区订单收购量已经达到了3万吨,糯稻一般在(一百斤)185元到195元左右,粳稻价格一般在(一百斤)156到162之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