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指前镇指前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产业壮大、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带领村民加快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指前村位于指前镇东部,在这个不大的村落里,村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81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该村由于服务工业园区发展和支持集镇建设,村民手中的土地大多被征用,集中住进了高楼里。未被征用的土地面临耕地成本高、土地分散的问题;外加乡村劳动力普遍减少,出现耕地被丢荒的现象。眼看问题不断恶化,土地资源持续浪费。指前村“两委”迅速召开研究会议,在维护好村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做好土地流转的宣传工作。
经过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前后多达20多次的开会讨论,最终以高于市场价300--400元每亩的价格,完成了前期550亩土地的流转,成立了全区为数不多姓“公”的家庭农场——指前镇新土地家庭农场。目前该家庭农场已完成全村780亩左右的土地流转。
在顺利完成部分土地流转、带领村民增收后,不仅指前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小幅增长,而且当初农耕土体“小、散、乱”的问题也得到了实质性解决。但随着家庭农场深度运行,村“两委”班子发现:仅仅是单纯的种地卖粮这种单打独斗、结构单一的村集体经济模式,既不能充分发挥土体的利用价值,也不能使亩产效益更上一层楼。
指前镇指前村党总支书记王国强介绍,分两步走,一个是跟企业联营,让企业认领土地,以每亩2500元的标准,收割水稻、卖给企业,家庭农场深加工稻米为企业服务;另外,进行结构上的调整,目前新土地家庭农场已经建了一个80至100亩的莲藕基地,全年新土地家庭农场收益接近200万、利润在50万左右。
经过不断摸索,指前村探索出了一条“村银组织共建、村企发展共赢、村民利益共享”为原则的新发展模式,利用流转下来的780亩土地深化村企联营模式,实现了企业发展、产业壮大、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有机统一。党建引领发展中的指前村,现有资产近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50多万元,村办新土地家庭农场增收30%-40%,村民收入较往年增收近万元。
指前镇指前村经济合作社社长蒋伟星表示,目前指前村已经把所有的良田流转到了村集体名下经营,促成了土地、资源、劳力等农业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了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等多方共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