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其时,躬逢其盛,奋起入局。面对“两湖”创新区拉开建设大幕,我区将充分发挥区位、空间、生态、人文优势,把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转变为不可撼动的发展黄金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被虹吸效应为磁吸效应。
“两湖”创新区想充分获取机遇赋能,需要在加快提升交通能级、做强枢纽功能上重点着墨。接下来,我区将以常州西站的定位谋划建设金坛站,加快推进南沿江城际铁路、苏锡常城际西延、中吴大道西延等重大交通项目,实现“两湖”创新区与主城区的快速联系。
放眼未来,我区将持续发挥镇宣铁路与南沿江城际铁路十字共站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全力打造重要物流基地,以枢纽建设大提速带动城市功能大提升。
绿色是“两湖”创新区最靓丽的底色,近年来,长荡湖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有力推进,环长荡湖片区水患、水质、水景等得到有效治理,“母亲湖”再现碧波万顷、水清岸绿的生动图景,这将成为我区展示自身的最美名片,也为我区乘势而起提供生态保障。
当前,环长荡湖片区建设科教名城、打造长三角最美休闲湖泊运动公园的目标愿景愈加明确。去年,常州洮滆片区入围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也是金坛2022年的省重大项目之一。我区将以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着力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到2024年,我区计划实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约51.7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约12亿元,金坛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移址新建工程、儒林污水处理厂移址新建工程等4个项目实现竣工投运。
从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宁锡常接合片区试点,到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落子长荡湖畔,“科教名城”建设加快推进,促进产旅研学融合多点推动,环长荡湖生态赋能型组团空间结构规模初显,不断将绿色势能催化为发展动能。
绿色发展,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必答卷”。绿色工厂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今年,江苏省工信厅、常州市工信局分别发布了江苏省绿色工厂名单(第二批)、2021年度常州市绿色工厂名单,我区5家企业榜上有名。
牢牢把握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我区通过提升交通能级、加强水环境治理、建设高校、促进绿色发展等多方发力,将让金沙老城成为“城市展馆”、钱资新城成为“城市客厅”、科教名城成为“城市窗口”,让“磁吸效应”不断凸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