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村是我区脱贫致富的老典型。但黄金村脱贫后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想方设法利用现有农业优势,打造黄金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黄金村农民变得更富、集体更强。今天的“乡村振兴先行军”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黄金村。
先付钱、再种地,是黄金村成立农民土地合作社后的事情。孙国华是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之一。他不仅每年能够提前拿到合作社分配的土地收益金,而且还在合作社里拿工资。
像孙国华这样在黄金村合作社拿工资的农民有近100名。每年,村里支付工人的工资、土地收益金约700万元。作为纯农业村,黄金村如何拿出这么大一笔资金?答案就是“黄金米”。
5月的黄金村,农田里的秧苗已经早早绽放出绿色。
黄金村脱贫的关键在农业。摘掉贫困村帽子后,黄金村又在黄金米上做起了大文章:引进了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建立起1000亩有机稻米基地以及彩色稻米育种基地,成为全省有机、绿色稻米认证面积最多的特色村,亩均产值达到8000元。随后,村里又创办了食品公司,建设了1千吨即食型米粉和全自动发芽糙米生产线。
如今,"黄金村"品牌系列有12个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名优农产品,畅销全国18个省份。村集体年收入达到417万元,人均收入2.58万元,分别是20年前的208倍和15倍。
黄金村的永不满足并非偶然,而是数十年来黄金村精神的发扬和传承。20年间,黄金村先后走出去了52个干部、已经成为年轻干部前来磨练成长的一个重要平台。去年10月,靳颀来到黄金村,从最基础的种田开始,7个月时间,让他收获颇丰。
今年,黄金村又要迈开新步伐,计划进口原装生产设备,引用国外核心酶技术,借助现有12个高校科研院所教授资源,开发米乳食品,让不变的土地变出更高的产值。
【记者札记】
1999年,严清华上任黄金村书记时说:黄金村是一部汽车,党的政策是一条公路,我是开车的驾驶员,现在黄金村这部车有毛病,我要边开车边维修,载着黄金人民安全正点到达目的地。如今,黄金村开上了新车,引擎强劲。严书记说,黄金村要开着这辆新车,再苦干五年,让村级收入再翻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