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

  • 综述
  • 粮油种植业
  • 水产业
  • 畜牧业
  • 林业
  • 园艺业
  • 农业机械化
  • 农业综合开发
  • 农林场圃
  • 长荡湖管委会
  • 水利

综述

  2010年,全市农业系统转型升级谋跨越,创先争优求突破,实现农业总产值41.12亿元,农业增加值21.97亿元,年增幅分别达10.3%和8.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761元,增幅12.7%,一产对农民人年均增收的贡献份额连续3年超过400元。

  粮油生产。夏粮生产克服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气候影响,公顷单产4695公斤,比上年增60公斤,连续7年增产。首次承担的农业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项目,万亩区公顷单产7558.5公斤,成为全省15个达标方之一。农业部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全面普及“油蔬两用”栽培模式,公顷单产3135公斤,超额完成公顷产3000公斤的创建指标。部、省级水稻万亩示范片公顷产10351.5公斤,其中指前万亩片省级实产验收公顷产10578公斤。2010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3万公顷,总产28.2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46.7公顷和0.19万吨,创近10年来新高;油菜面积0.44万公顷,总产9667吨,分别比上年减300公顷和818吨。

  水产养殖。新增池塘河蟹养殖面积0.12万公顷,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0.97万公顷。新增3个百亩以上河蟹良种繁育基地,全市河蟹良种覆盖率达70%。1个省级万亩河蟹产业园区和7个500亩以上的河蟹高效养殖示范方建设同时推进。以450个渔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育公顷均效益超7.5万元的养殖户916户、公顷均效益破15万元养殖户308户,带动面上生产的发展。推广应用公顷产河蟹1500公斤、优质鱼类1500公斤、公顷均效益7.5万元的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模式0.33多万公顷,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0.1万公顷,围网蟹草轮牧式养殖0.13多万公顷。全市河蟹总产量1.1万吨,实现产值10.8亿元(含三产增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9%和31.7%。2010年全市新增高效渔业面积0.08万公顷,高效渔业总面积达1.09万公顷,占渔业养殖总面积的68.33%,立全省标杆。全市渔业总产值13.8亿元,同比增8.7%。

  规模畜禽。在稳步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扩大畜禽良种繁育的同时,一手增强“龙头”带动,为优质家禽十亿产业树立榜样;一手抓疫病防控,为畜牧安全生产撑起保护伞。立华雪山鸡原种场、三德利种鸡场和2个年产20万吨饲料加工厂等一批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市优质畜禽产业在立华、三德利、八达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畜禽饲养总量和规模养殖户数量均实现重大突破,规模养殖户972户,其中生猪规模户220户,家禽规模户752户,生猪规模化比例达75%,家禽规模户养殖比例达97%。全市年末生猪存栏15.51万头,全年出栏生猪23.4万头,生猪存栏数、出栏数比上年略有下降。家禽年末存栏641.6万羽,全年出栏家禽2819.6万羽,比上年分别增长57.8%、40.8%。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2.03亿元,取得经济效益2.4亿元。畜牧兽医部门狠抓春秋两季突击防疫行动、夏季大消毒活动,实行大户一对一监管,防控工作力度大,储备物资足,防疫密度高,免疫效果好。

  现代农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机现代化,加快发展特色农机,着力培育服务组织,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全市落实各级农机财政补贴资金751.4万元,直接拉动农民投入2935万元,推广各类农机具1743台(套),受益农户或农机服务组织997人(个)。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15家,总量达44家,服务面积0.47万公顷,占机插总面积的29.17%,农机服务专业化、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市2.03万公顷水稻,机插面积达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5万公顷。在全市119个行政村、社区放映“平安农机”创建宣传片,有1万多个家庭观看此片。通过“农务通”手机短信平台发送农机安全生产信息19条,每条信息的接收量约1.3万人。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场次,培训各类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000多人次。实现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和农机监理省级规范化示范所两创同步,标志着金坛市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绿色金坛。启动长荡湖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1333.33公顷的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第一期工程顺利通过专家认证,面积266.7公顷,资金2500万元,其中争取省级项目补助资金1000 万元。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顺利完成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年工作;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786.07公顷。其中成片林面积534.87公顷,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78.47公顷,新建农田林网面积400公顷,完善提高农田林网1600公顷,完成植树162万株;成功争创省级行政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合格县。2009年冬至 2010年春实现零火警;共完成清理松材线虫病引起的病死松树面积达401公顷,占发生面积的100%,清理出病死株数2209株,立木蓄积达113立方米,通过省林业局考核验收,林业“两防”持续创优,被评为2010年“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县(市)。

  生态农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促进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97万公顷,成为全省5个部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之一;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5743吨,实施绿肥种植以奖代补533.33公顷,全年化肥投入总量降低3.1%。积极推进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33万公顷,全年化学农药投入总量比上年降低5.2%。全力推进机械化全量还田,总面积2.03万公顷,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5%,超省级指标。坚持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在畜禽养殖场新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8个,建成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7个,进一步提高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塔式蚯蚓生态滤池模式全省推广。全市共新建各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座,总量达57座,日处理污水量达1660吨,3490个农户从中受益。(吴强)

【市农广校被评为全国农民培训工作突出学校】  12月16日,农业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结果,金坛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获评最高等级--全国农民培训工作突出学校,全国100家,江苏省5家,常州市仅此1家。(吴强)

【农民培训教育】  2010年,全市积极组织实施农民培训工作,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443期,培训29631人次;举办创业培训7期,培训782人次;“致福工程”电脑培训507人次,“阳光工程”培训572人次。(孙云玉)

【农业科技创新】  2010年农业科技创新再结硕果。“机插稻条纹叶枯病无公害综防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蟹池微孔管增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获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创新一等奖;“油蔬两用油菜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与“机插水稻条纹叶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常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与轻简稻作技术集成示范”等9个成果分别获金坛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项3项)。此外有12项专利获国家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孙云玉)

【市首家蜂业专业合作社成立】  12月27日,全市首家蜂业专业合作社--金坛市圣贝特蜂业专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位于金城工业园区,是一家集蜜蜂养殖、蜂产品开发及销售为一体的专业蜂产品企业,主要生产蜂王浆、蜂花粉、蜂胶、各种蜂蜜等产品。带动合作社成员 60多户,蜂农200多人,拥有7000多个蜂群。(吴强)

【“三品”新认证数量创历史新高】  2010年全市新申报“三品”4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8个(种植业18个、畜牧业1个、水产9个);新申报绿色食品16个;新申报有机农产品2个;“三品”总量256个。同时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4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续报39个,绿色食品年检企业6家,绿色食品续展企业14家。(贺燕)

【农业部“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调研组来坛】  7月6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周应华率农业部“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调研组来到金坛市,就农业的社会化投入、农业重大工程和政策、发展粮食生产与安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个方面开展调研。调研组对金坛的生猪养殖和标准粮田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吴强)

【启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2010年在薛埠镇和直溪镇启动实施乡镇农业推广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市农林局拟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8个镇区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孙云玉)

【农产品检测与质量安全】  根据《金坛市农产品安全监管方案》,市农检中心全年共抽检蔬菜样品4183个,检测土壤、肥料等304个样品,共编印检测简报33期。同时承担江苏省对苏州、南京、高淳、镇江、常州等地区的蔬菜例行检测和食用菌预警性监测任务。(高瑜)

【农业部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农产品质检站项目于2009年3月开工建设,2010年8月实施结束。农检中心严格按照省农委的要求,坚持管理合同制、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专款专用制,认真做好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2010年9月初项目通过常州市农委、常州市发改局、常州市财政局联合组织的验收。(高瑜)

【央视来坛拍摄生态沟渠氮磷拦截治污工程】  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主编吴越及摄制组一行于7月8~11日来坛,对金坛市生态沟渠氮磷拦截治污工程进行采访,通过多方位、多角度拍摄了金坛市生态浮床种植水上竹叶菜、长荡湖水葫芦种养、蔬菜园区生态沟渠氮磷拦截、立体种养农业示范园的生态沟渠氮磷拦截工程,对金坛市农业面源治理工作由点及面进行了宣传。(吴强)

【市名特优农产品(南京)展销馆开馆】  为加强金坛名特优农产品宣传推介,扩大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金坛市政府在南京设立金坛市名特优农产品展销馆,并于1月10日举行开馆仪式。作为金坛市名特优农产品在南京的固定形象窗口,展销馆将对提升金坛市农产品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将起到积极而深远的作用。(滕颖)

【2家农业企业参加江苏“台湾周”农洽会】  10月12日,金坛市2家龙头企业--金坛市麦宝食品有限公司和金坛市江南制粉有限公司,参加了在昆山举办的江苏“台湾周”苏台农业合作洽谈会。洽谈会期间,金坛市展出的相关农产品深受各方客商的欢迎,对农副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和台湾市场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滕颖)

【打印】【关闭】【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