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0年,长荡湖水产管理委员会围绕长荡湖水环境整治这一工作中心,重点实施网围整治、餐饮船整治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渔政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促进湖区资源和生态恢复。经过网围整治,全湖现有网围养殖面积2312.3公顷,其中河蟹养殖面积约1618.6公顷,占总养殖面积的70%。全年鱼、虾、蟹总产量542.9万公斤,比上年网围整治前总产量下降46.6%,实现总产值约1.6亿元。
【长荡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长荡湖网围整治工程从2009年7月份开始实施,至12月,全湖4533公顷网围全部拆除。2010年1月,进入网围安置阶段。新网围分成5个安置区进行安置,金坛市整治区域内安置网围按就近原则分布在东区、东南区、西区、北区。2月,金坛市整治区内安置网围放样工作基本结束。在网围安置放样同时,养殖户自行建设新网围。5月,金坛市长荡湖网围整治工作指挥部组织联合验收组对安置网围进行检查验收。6月,湖管会组织开展长荡湖水域清理和保洁工作,共打捞沉船200多条,清除湖区断桩、废桩上万根。7月14日,金坛市召开长荡湖网围整治总结表彰大会,长荡湖网围整治工作圆满完成。通过整治,全湖共减少网围养殖户144户,压缩网围面积2016公顷。其中,金坛市减少网围养殖户134户,压缩网围面积1467.5公顷;另拆除沿湖滩涂集体发包网围215公顷。网围拆除后,全湖重新安置网围2516户、2312.3公顷。其中,金坛市户籍1841户、1704.2公顷。
餐饮船整治。长荡湖餐饮船整治是金坛市政府2010年50项重点工作之一。2010年3~4月,长荡湖餐饮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制订整治实施方案。5月5日,金坛市召开动员大会,长荡湖餐饮船整治工作正式启动。按照“统一规划、总量控制,集中归点、规范管理”的原则,将湖区符合条件的65条餐饮船集中安置在儒林水城和下汤港两个餐饮归并点,其中儒林水城54条,下汤港区域11条。餐饮船集中归并点统一规划建设污水处理、供电、供水、栈桥等设施,整治完成后统一实行物业管理。 10月初,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湖区餐饮船开始正常营业。
湿地生态修复。2010年,长荡湖生态修复多措并举。采用“控制性放养,综合性利用”的方式,在长荡湖大浦港南侧、新开河区域和燕子港南侧3处布点种植水葫芦266.7公顷;扩大种植水生竹节菜20公顷;在上游湿地保护区的基础上,延伸湖滨生态保护带,在大浦港以南至白石港水域移植芦苇66.7公顷;积极申报并规划建设省级长荡湖湿地公园项目;实施“以渔净水”工程,在网围养殖中推广河蟹、花白鲢混养技术。
资源保护和渔政执法。2010年长荡湖继续实行封湖禁渔制度,封湖期为1月1日至7月31日。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实行捕捞许可和限额制度,开湖捕捞期不增加大网簖数量;禁止使用网目尺寸小于8号的网簖笼稍进行捕捞;取缔小网簖捕捞作业。实行执法中队、管区联合值班,设置违法举报热线,渔政科不定期组织执法大检查。全年共查处渔业违法违章案件237起,其中电捕鱼75起、违反禁渔期禁渔区管理规定捕捞68起、耥螺蛳37起、耙水草根36起、其他案件21起,没收电捕工具21台(套)、网簖笼稍35只,收缴暗地笼611条。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两次,放流品种以花、白鲢为主,搭配少量名贵品种细鳞斜颌鲴、翘嘴红鲌等,总量达800万尾。
网围长效管理。长荡湖网围整治结束后,湖管会制定网围长效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举措。与管区签订网围管理责任状,实行私扩网围一票否决制;在新网围安置区四周设置水泥界桩,以防私扩网围发生,2010年打界桩200余根;重新建立网围养殖档案电子管理系统,补充完善养殖信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依法征收2010年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共计240余万元。
【长荡湖网围养殖综合整治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2010年9月6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常州市农委承担的2009年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长荡湖网围养殖综合整治工程”进行验收。专家组通过察看现场、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审阅有关资料,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目规划方案科学、组织措施有力、安置网围规范、取得成效明显,如期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且经费支出符合规定,同意通过验收。(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