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

  • 综述
  • 粮油种植业
  • 水产业
  • 畜牧业
  • 林业
  • 园艺业
  • 农业机械化
  • 农业综合开发
  • 农林场圃
  • 长荡湖管委会
  • 水利

水产业

【概述】  2010年,金坛市水产业立足于渔业转型升级和渔民增收,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渔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方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1.6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3.85万吨,渔业总产值13.8亿元,渔业增效7600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10元,渔业发展的综合能力继续位列全省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渔业建设先进县(市)。

  结构调整向优势产业集聚。2010年,以建设现代渔业为主线,抓住广大农户养蟹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有利时机,鼓励农民在自愿、有序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和渔业内部结构调整,并向河蟹这一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全年通过土地流转新增河蟹养殖面积286公顷,渔业内部结构调整面积906公顷,在规范长荡湖网围整治、压缩网围养蟹1333公顷的情况下,仍然使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到9666公顷。

  高效渔业向优质生态发展。通过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举办高效渔业竞赛和擂台赛等活动,从培植示范区(方)和示范户入手,积极普及公顷效7.5万元、示范推广公顷效益15万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并建成了1个省级万亩现代高效河蟹产业园区、4个市级千亩河蟹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区、9个镇级百亩示范方。2010年,全市新增高效渔业面积800公顷,使全市高效渔业总面积达1.09万公顷,占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8.3%。涌现出一批公顷效益7.5万元乃至15万元的高效渔业养殖户,其中公顷效益7.5万元的养殖户916户、面积2066.67公顷;公顷效益15万元的养殖户308户、面积700公顷。

  科技创新走模式创新之路。围绕渔业产业升级,加大对带动渔业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技术创新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河蟹养殖模式创新上,按照“普及公顷效益7.5万元,示范推广公顷效益15万元”的河蟹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创新推广公顷产河蟹1500公斤、青虾和优质鱼1500公斤、公顷效益7.5万元的蟹池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2010年,全市推广公顷效益15万元河蟹养殖面积460余公顷、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360余公顷,公顷增效分别达1.2万元、0.9万元。全年新安装微孔管道增氧面积150余公顷。

  2010年,坚持以渔(农)民增收为中心,按照“压缩常规鱼、稳定青虾、发展河蟹”的发展思路,对全市进行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创新发展机制,强化行政推动,着力实施结构调整工程、良种培育工程、技术创新工程、产业化拓展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蟹业经济”,使蟹虾为主的产业优势不断彰显。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9660余公顷,实现河蟹总产量达到1.1万吨,比2009年增410吨。特别是河蟹产值达10.8亿元,同比增2.6亿元,增长31.7%,河蟹成为金坛大农业中第一个单一品种突破10亿元的农业产业。(王桂民)

【金坛渔业科技入户名列全省第一】  2010年,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项目带动、科技人员与示范户联动的原则,全面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主导品种覆盖率达100%、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8.1%,辐射带动周边农户7128户,面积6060余公顷,平均公顷产河蟹1120公斤、平均公顷产值8.24万元、公顷效益4.31万元。在省海洋与渔业局对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绩效考核中,金坛市以98分名列全省第一。(王桂民)

【长荡湖现代高效河蟹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园区】  长荡湖现代高效河蟹产业园规划面积733.33公顷,核心区水面572.4公顷,以建设生态养殖、良种培育、饲料加工、出口打包、观光休闲、销售市场、产业研发等7大功能区为着力点,以此推动全市现代渔业向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园区被列入江苏省首批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之一。(王桂民)

【河蟹生态高效养殖竞赛】  2010年,金坛积极开展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擂台赛。全市450户竞赛户、面积1050公顷河蟹平均公顷产1387.5公斤、平均规格每只150克、平均公顷效益7.5万元左右。经考核验收, 40名公顷效益15万元和80名公顷效益7.5万的竞赛户获得高效渔业竞赛优胜奖。(王桂民)

【金坛市评出长荡湖“蟹王”、“蟹后”】  11月8日,金坛市举办蟹王蟹后评比活动,全市11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销企业,12个科技入户示范户、高效渔业竞赛户代表选送22对河蟹参加此次活动,经过激烈的角逐,尧塘镇小忠养殖场选送的雄蟹、市长荡湖特种水产养殖场选送的雌蟹分别获得蟹王和蟹后称号,蟹王650克、蟹后重达565克。(王桂民)

【金坛市成立第一个农业类博士工作站】  9月4日,长荡湖现代高效河蟹产业园区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建博士工作站成立,这是金坛第一个农业类博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建成后,由上海海洋大学作为长荡湖现代高效河蟹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技术后盾,在养殖生产、良种更新、加工贮运、现代营销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此项对接合作,将进一步加快河蟹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促进规模化养殖提档升级,支撑河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王桂民)

【长荡湖中华绒螯蟹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区】  10月1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邀请省水产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对金坛承担的“长荡湖中华绒螯蟹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行目标考核,示范区以108分(其中含渔业科技创新附加分9.5分)的高分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区。(王桂民)

【渔业新发明登上中央电视台】  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栏目播出金坛市水产站技术人员苏志烽发明的新型地笼专利。该项专利发明人苏志烽在工作实践中细心观察,设身处地为养殖户着想,发明出一种在虾蟹混养池中只套捕小龙虾的新型地笼,解决了虾蟹同捕增加分拣难度的问题。此项发明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养殖户的欢迎。(王桂民)

【打印】  【关闭】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