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概览

朱林镇

【概述】  朱林镇位于茅山老区,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常合(原沿江)、扬溧高速公路和340省道贯穿境内。全镇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3406公顷,辖9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1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529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43亿元,其中公共预算收入2.3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2元。

水芹生产(朱林镇 供稿)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33亿元,农业增加值3.24亿元。粮食播种面积68480亩,总产量3.15万吨,油料播种面积子4987亩,总产量0.81万吨,生猪全年饲养量70163头,肉类产量0.72万吨,家禽饲养量399.64万羽,水产品总产量0.68万吨。种植业以推进结构调整为主,无节水芹、黄金软米、麦之初面粉、畜牧产业等主导产业优势显现。建成1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1个常州市级现代畜牧产业园区,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畜牧业产值占全区比重50%以上,三德利牧业在省股交中心成功挂牌。新增高标准农田1700公顷,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超80%。朱林无节水芹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黄金村”牌有机软米被评为省名牌产品。

  工业。全年工业开票销售30.0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11亿元,全镇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9.11亿元。全镇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企业有28家,规模工业企业占比80%以上。工业经济扎实推进,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31家规模企业开票销售贡献率超85%,6家亿元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3.7亿元。税收超百万元工业企业有25家,凡登公司五年累计纳税超2亿元,获“常州市五星级企业”称号。帕卓管路成为全区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工业企业。建筑业快速发展,科技实力不断增强,6家企业被确认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18只产品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建筑业在稳固北京、南京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陆续拓展海南、陕西及非洲南部等新兴市场,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2016年,全镇共有建筑企业18家,其中一级资质1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3亿元,建筑业增加值4.15亿元。

  第三产业。引进水岸风华房地产、恒兴茂金融租赁等项目,朱林村获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融资平台做大做实,为政府性投资重点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全年完成三产增加值7.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21%。

  园区建设。2016年,朱林镇集中精力化优园区环境,促进项目引进和建设。形态功能更趋优化,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做好朱林产业新镇总体规划、产镇融合规划、集镇控规与城市设计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的编制,构建完善规划体系。道路框架全面拉开,建成“五纵四横”的园区道路。5.6平方公里现代园区全面形成。高效率实施成片动迁,完成动迁10.3万平方米,腾出3000亩发展空间。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功能平台建设,10万多平方米标准厂房和2.1万平方米邻里中心建成投用,“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全面到位。项目引进建设成效显著。累计签约引进项目66个,协议总投资额超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5亿元的健裕医疗器械厂成功落户,实现重点项目引进新突破。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累计完成工业实际投入25亿元。建立执行层面跨部门协作机制,逐个项目制定推进流程,定期通报督查建设进度,不断提升项目服务效能。科菱库精工、科林线缆等项目建成投产,新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正加快孕育。资源要素保障持续加强。认真落实惠企政策,企业固定资产设备抵扣增值税8000万元,累计向上争取“双创”和省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奖扶资金5000多万元。突出土地资源保障,通过规划完善、废弃地整治、土地复垦、增减挂钩等途径,共增加建设用地指标2340亩,保障新建项目供地,获“常州市土地执法先进镇”称号。加大对现有企业的走访和帮扶力度,组织银企对接,盘活闲置资源,推动日新树脂、建明机械等企业持续加大投资,促进存量企业稳步发展。

  镇村建设。2016年,顺利完成行政村区域优化,镇村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朱林镇总体规划、金西工业园控制性详规等专项规划,集镇和园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更趋合理,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镇村建设与管理逐渐步入正轨,集镇管理成立镇城管执法中队。交通建设快速推进,累计新建朱林大道、五联路等道路7条,总里程8.1公里,总投资3亿元。全面完成主要景观亮化工程,提档升级王家路、屯山大道等农村道路25.5公里,改建新建农桥22座。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天然气、区域供水主管网实现覆盖,改造供水主管网58公里,完成朱林、西岗自来水厂回购移交。建成龙溪二村一期安置房7.3万平方米,安置动迁户454户。建成镇公共服务中心、老年大学,朱林交警中队移址派出所合署办公。完成朱林农贸市场回购并实行市场化运作。新增停车场3处、停车位174个。切实加强污染源整治,共关停化工企业5家、石灰窑3座、畜禽养殖场(户)59个。组织实施水毁修复工程和水利重点县项目,五年圩堤达标加固118.2公里,改扩建排涝站、圩口闸和灌溉站共17座,砚塘、杨桥河清淤、景观工程全面完工。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6个、管网47公里,完成186个自然村的全覆盖拉网式村庄环境整治,全镇森林覆盖率28%。

春汇金西·唱响朱林文艺晚会(朱林镇 供稿)

  社会事业。2016年,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实施民生实事16项。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100人,扶持创业220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朱林敬老院完成改扩建,西岗敬老院整体并入,养老床位数达210张。健全困难群体救助体系,累计发放救助金450万元,救助家庭620户。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硬件设施得到改善,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西岗中学2016年中考600分以上高分人数比例和重点高中录取比例均列全区第二名。成人教育创成江苏省先进乡镇和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朱林卫生院移址新建,创成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唐王、黄金村卫生室创成江苏省示范卫生室。镇文体站创成国家一级文化站,完成9个行政村和44个自然村体育场地设施整合改造。依法完成新一届村(居)委员换届选举。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龙溪、黄金等4个村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全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2个,会员1616个,剧院(场)2座,座位1220个。文化专业户79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3个,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藏书55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20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5%,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唐王故事协会、朱林镇戏迷协会、西岗村戏迷演出队、三星女子龙灯队、西岗龙船队、朱林健美队、咀头村篮球队等。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农民故事创作演讲、民歌演唱等。群众文化活动以唐王农民故事会为依托,建设民间风情特色的文化镇村,镇村农民故事墙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成功举办“春汇金西·唱响朱林”“欢乐金沙”广场文艺月月演朱林镇专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面积19900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面积7980平方米。教育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举办全镇医疗系统职工技能比赛,并对全镇教育教学考评优秀单位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进行了表彰。成功创建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示范乡镇和常州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并荣获常州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全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60人,专任教师27人;小学3所,在校生1110人,专任教师11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10人,专任教师107人,初中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镇卫生院1所,病床98张,专业卫生人员74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98万人,实现全覆盖。9个村全部安装配备健身器材,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97.5%。有线电视用户1.3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22户,人数662人。农村各种福利收养单位2个,收养252人。农村“五保”户149人。其中,集中供养94人,分散供养55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常州市首家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高效运转,镇司法所创成“全国先进司法所”,“六五”普法和双拥工作分别获评“常州市先进集体”。

【常州市大地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测土配肥】  常州市大地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测土配方复合肥,并从配比、生产、包装,全程实行企业与农户全面对接,每公顷每年降低生产成本750元左右。施用测土配方的复合肥,具有肥效高、吸收彻底、保护地力、无污染、无残留的特点。公司自2006年专业生产配方复合肥,当年生产300吨,2007年生产1000吨,2016年产量突破4000吨,测土配方的复合肥被评定为常州市名牌产品。

【黄金村有机大米获省网络畅销产品品牌称号】  12月23~25日,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会上,金坛区金土地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展出的“黄金村”牌有机绿色软米、即食型米粉、发芽糙米和吊喷灌基地培育的有机蔬菜等系列农产品受到参会者好评。“黄金村”牌有机大米获“2016年度江苏省电商农民合作社十佳网络畅销产品品牌”称号。

【朱林中学黄小燕获省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  11月26日,江苏省第16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颁奖,朱林中学黄小燕同学荣获特等奖,并被授予“文学之星”称号。本次作文大赛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初中生世界》编辑 部承办。7月中旬大赛启动,全省各地60余万名初中生参加初赛,最终20名学生获得特等奖。黄小燕获奖与她平时酷爱文学、较好的写作功底分不开,也得益于朱林中学开设的“大阅读课程”。(韩献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