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人口与计划生育

【概述】2015年,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十二五”争创目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全区出生4722人,人口出生率 8.06‰,人口自然增长率1.76‰,出生政策符合率99.4%。
依法行政。认真执行现行法律法规,严格再生育审批,落实集体讨论制度和公示制度,全年审批二孩1434对,无一例错批,无一例投诉。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严格做到程序规范,全年作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251份,征收到位406.7万元。简化办证程序,实行便民一站式服务。办理“生育服务联系单”2526份、“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240本。强化性别比治理,与区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妇联等部门联合出台金坛区《关于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专项行动。

  奖励扶助。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扶助政策,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奖扶、特扶、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登记、审核、发放等工作。全年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00多万元。2015年确认新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对象4223人,至2015年年底全区有享受对象19681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804万元。新增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142人,至2015年年底有特扶对象1159人,发放特别扶助金623万元。登记企业持证退休职工3399人,发放退休职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金985万元。

  发放计划生育公益金8.5万元,其中伤残、疾病14人,当年独生子女死亡19人;救助计划生育特困家庭715户,发放救助金71.5万元。
  流动人口。坚持属地管理,落实均等化服务。联合5个部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均等化服务落到实处。推进重点区域服务,在全区开展创建示范集贸市场(企业)活动,薛埠镇集贸市场被评为常州市流动人口管理示范市场,评选出10个区级示范市场(企业)。加强动态管理,夯实信息基础,2015年协查信息反馈和接收及时率96%。开展流动人口主题宣传活动3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服务流动人口3000多人。组织计生协会会员、爱心妈妈、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筹集爱心捐款,为189名留守儿童送去校服和300册图书。

  人口信息。开展全员人口信息数据清理活动,以户为单位逐户逐人进行核查,完成核查信息566020条。做好相关部门信息交换核查,采集结婚信息4624例,经核查入库3343条。公安落户信息3135例,妇保所、医院分娩信息4709条,核查上报2978条,预防接种信息6627条,核查上报3905条。开展“十二五”终期评估自查,对“十二五”以来村人口计生工作开展情况、出生人口核查情况、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情况、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调查抽取8个村、6家企业,完成调查139户、485人,核查出生信息54条,数据准确率98.9%。

  协会工作。推进基层计生协组建工作,全区计生协组织190个,会员60985人,其中企业、流动人口计生协会59个,企业和农贸市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4家,换届计生协会20家。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服务特殊家庭。投入资金12万元,创建常州市生育关怀基地2个、区级生育关怀基地3个。投入资金7万元,创建常州市春晖家园示范基地1个。组织计生协会员、结对帮扶志愿者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对794户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进行慰问,发放公益救助金67.4万元。做好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2015年独生子女幸福家庭保险、妇女安康保险参保23386人,保险金额572960元,理赔36起,赔付13.36万元。(朱慧华)

【常州市卫计委领导到金坛区调研】5月19日,常州市卫计委副主任冯子秋一行到金坛区就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兑付、失独家庭帮扶、控制出生性别比,及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等工作进行专项调研。调研会上,金坛区卫计局副局长张萍就调研课题在金坛区的实施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意见等做了详细汇报。金坛区卫计局局长李志芳表示将积极配合常州市卫计委此次的调研工作,进一步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切实解决好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冯子秋充分肯定金坛计生工作取得的成果,并确定将在金坛开展医养结合的“春晖家园”失独家庭帮扶试点工作,以便此项工作今后在整个常州市域的推广。(许赟贤)

【金坛区卫计局获省“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称号】7月7日,江苏省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总结会在连云港市召开。会上,金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获“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十二五”期间,金坛区紧密结合避孕节育随访服务开展不良反应监测,重点抓好健全网络,建立目标责任。规范指导,增强监测意识。强化培训,提升填报技能。督查考核,保证项目质量等方面工作,扎实推进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连续三年保持每百万人口600例的数据上报成绩。(王小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