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15年,常州市金坛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区地税局)共组织各项收入44.78亿元,同比增收6.89亿元,增长18.18%,实现收入量质双提升。其中组织税收收入29.65亿元,同比增收3.94亿元,增长15.32%;完成全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87亿元,增收4.38亿元,增长20.38%,占全市全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6.63%,较上年同期增长2.3个百分点。入库非税收入15.13亿元,同比增收2.95亿元,增长24.23%。获得国家级荣誉2个,省、市级荣誉13个。
【四措并举抓收入】2015年,区地税局落实“紧盯项目、明晰责任、规范管理、以查促收”的四大举措,抓紧抓牢组织收入中心任务。按照“新项目就是新税源”的思路,做好金坛经济支柱产业、重大项目的税源管理工作;构建起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层层传导的组织收入责任体系,科学预测并合理安排各月收入任务;规范建筑业项目清算、土地增值税征收、房土两税清缴联动、欠税分类管理、自然人股权转让等涉税事项;发挥稽查“尖刀”威慑作用,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与国税、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发票专项整治工作。
【依法行政】2015年,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规范税收执法,创新重大案件集体审理模式,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对行政处罚文书进行日常抽查、按季通报,全年共发生税务行政处罚621件,行政处罚准确率达100%。借鉴法院开庭审理模式,公开透明审理疑难案件,成功向法院申请3家欠税企业强制执行。“一把手”领导到庭应诉该局首起行政诉讼案件,经金坛法院及常州中院两审终审,驳回起诉。内外双查,抽调精兵强将组成5个督察小组,全程参与执法督察和日常督察工作。
【协同管理】2015年,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协同管理模式,明晰部门职责,规范管理流程,完善运行机制,有效解决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不畅等难题。研究制定税收事项处理流程图,各部门结合流程图对业务工作进行科学分解、落实责任。推行基础管理事项清单制,集中梳理基础管理事项278项,形成7大征管事项专项协同文件。完善外部信息交换机制,共收集工商、国土等10个部门掌握的企业经济数据39275条。引入“互联网+风险管理”思维,通过外网采集涉税经济信息734条。对采集信息深入挖掘,利用风险指标模型实施外部信息与纳税申报情况的比对分析,有效转化为涉税风险点1284个。
【便民服务】2015年,以《全国纳税服务规范(2.0)》为指引,着力解决纳税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提升纳税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开展表证单书“废、改、并”工作,将190余种表证单书精简为70种,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将契税、存量房交易涉税减免等审批服务项目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对906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信用评定,并通过对A级信用纳税人公示信用名单、推出特色服务、实施“容缺办理”等方式,充分发挥信用等级评定的激励作用。打造“互联网+税收宣传”新平台,利用官方微信、微博、微讲堂、手机报,开发移动掌上办税服务平台,让纳税人办税实现线上线下实时互动。
【绩效文化】2015年,以绩效文化浸润职业道德,大力推进“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将项目化管理理念融入税收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立体化、统筹化的治理格局。对11个区局年度重点工作、23个重点课题研究、4个专项工作督查督办实时提醒和定期通报,跟踪问效让狠抓落实蔚然成风。坚持“组织+个人”双擎齐驱,双月编发绩效文化电子杂志《寻道绩效》,营造良好的绩效文化氛围。构建双向绩效沟通体系,开展全员参与的绩效诉求调查,先后6次邀请外部专家和内部兼职讲师开展绩效辅导培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安全履职】2015年,区地税局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方法,强化纪律作风意识,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强化“两个责任”,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式分解。组织党员赴扬州职业犯罪教育基地、溧阳女子监狱、常州海军航空部队、“硬骨头六连”进行警示教育,与检察院联合开展“关心关爱·廉政谈心”活动,与区纪委联合制作的廉政微电影《大棋局》被国家税务总局和中纪委网站录用。编印《廉洁自律规定选编》,组织廉政规定知识竞赛,与第三方签订明察暗访协议,常态化明查暗访。全年对各分局、科室逐一进行明查暗访,对8名干部进行效能问责。监察室与督察内审局联动,实施“一案双查”7件次,确保干部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尚 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