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全国环境优美镇、常州市新型小城镇--儒林镇地处金坛市东南部,距金坛市区23公里,西滨长荡湖,东邻武进区,南与宜兴、溧阳两市接壤。2012年,镇域总面积6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80公顷,下辖12个行政村,3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915人,其中外来人口3200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6亿元,财政收入44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6元。
农业。坚持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举措。2012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92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758公顷。农业总产值3亿元,粮食总产值25716万元,夏粮每公顷单产4603公斤,秋粮每公顷单产7799公斤,粮食总产量13712吨。渔业生产是该镇农业的主导产业,全镇实现各类水产品总量7336吨,其中河蟹总产量4312吨,渔业经济总产值比上年增加2.2亿元,全镇人均增收5400元。拥有大中型农机157台,农机总动力4.25万千瓦。有种植养殖专业户1362户。全年出栏生猪11259头,出栏家禽15万羽,蔬菜产量4599吨。
工业。全镇以电线电缆、金属材料、化纤纺织和机械橡胶传感器为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55家,规模企业20家,其中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7家,分别比上年净增5家和4家。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0亿元,工业利税总额2.8亿元,完成技改项目11个,技改投入1.6亿元,外贸供货额2400万美元,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
重点项目。宝杭新材料铸钢件项目总投资1.2亿元,3月建成投产,实现开票销售2.9亿元。总投资2500万元的常州市苏优辐照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各类线缆辐照项目,1月建成投产,实现开票销售1.4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促成宝杭、苏优辐照、君诚化纤等企业获得银行贷款5000多万元。柚山建材、君诚化纤、鑫奥电子、欧美电子等一批企业通过实施技改,产品效益显著提高,开票销售大幅提升。其中,杰克服装实现开票销售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3%;柚山建材实现开票销售1.1亿元,比上年增长328.7%。
招商引资。全年完成注册外资150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08万美元。盘活原常州乐盛纺织有限公司,引进武进湟里镇的江苏宏艺天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搬迁。一期投资2600万元,3月签约,7月试生产,实现开票销售2300多万元。新引进常州市华旭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
服务业。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实施长荡湖水街环境综合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金坛城市知名度,有效彰显长荡湖旅游品牌,推进富民强农步伐。长荡湖温泉完成勘探并实施钻井。长荡湖湖鲜大市场建设完工。长荡湖水城北园内的五星级酒店完成审批,整体方案正在规划设计之中。完成湿地恢复二期工程120公顷,投资500万元;三期工程150公顷已进场施工。举办第二届“中国·长荡湖湖鲜美食节”,全力打响长荡湖湖鲜美食和文化旅游品牌。举办第二届“中国·长荡湖湖鲜美食节”金坛美食月暨金坛市首届长荡湖船宴烹饪大奖赛,在上海召开长荡湖品牌建设推广和长荡湖大闸蟹(上海)推介会,在南京举行第二届“中国·长荡湖湖鲜美食节”开幕式暨江苏国际餐饮博览会“长荡湖湖鲜美食主题日”活动。儒林镇成功创建“江苏省湖鲜美食名镇”,长荡湖八鲜宴被评为“中国名宴”。先后在央视4套《走遍中国》、央视2套《消费主张》、江苏国际频道《中国旅游》等栏目播出专题片,通过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中国江苏网、《江苏经济报》等媒体和重要交通节点、交通干线沿线户外广告,广泛宣传美食节各项活动,使长荡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2012年,长荡湖水街接待游客80万人次,团队游客接待数量增幅超300%,餐饮及农副产品销售总收入7亿元。
村镇建设。集中力量做好常溧高速土地征用、苗木补偿、房屋动迁工作,确保常溧高速顺利施工建设。5万平方米的水香苑安置房建设一期工程1.6万平方米施工。投资近300万元实施五叶集镇晨风东路翻新改造。环湖公路一期工程部分路段建成通车。全镇1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全面启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拆除破旧房屋、残墙302处,新建道路3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75万平方米,新建公共休闲广场8个,整治清理杂物、垃圾3650吨,清理疏浚河道、河塘50个,房屋外墙出新刷白16万平方米。综合整治整镇推进工作通过考核验收,提前1年完成目标任务。动员本地58家企业与12个行政村开展“村企结对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共募集资金200万元,接受花卉苗木等捐赠折合20万元。湖头、后庄自然村创建成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南社、庄上等6个自然村创建成省“二星级康居乡村”;南社村创建成“江苏省卫生村”;后庄、峙干村创建成“江苏省生态村”;此外,还创成“常州市卫生村”2个,“常州市五化三有村”3个,“常州市生态村”1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自2011年10月开始实施,共分34个标段,总投资3605万元,涉及12个行政村的20个自然村,整治面积达41.3平方公里,示范片区总人口2.71万人,直接受益人口2.016万人。至年底,103公里的污水管网、5个泵站、13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完成建设,运行正常,并通过省级验收。
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净增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210人,住房公积金新开户300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缴率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发放城乡低保保障金192.4万元、医疗补助金8.6万元,发放重病患者慈善救助金39.7万元,困难学生救助金23.2万元,通过新建、修缮、置换等方式,为36户困难群众实施危房改造。双拥优抚、扶贫助残、五保供养等政策全面落实。年末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中心幼儿园2所,在职教师155人,在校学生1343人,学前幼儿入园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图书馆1座,藏书0.5万册。镇卫生院拥有医生57名,病床24张,是常州市示范社区服务中心。有200多年经营历史的“树德堂”妇科药店,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镇固定电话装机总量8815门,拥有移动电话13855部,互联网上网用户1100户,家用小汽车220辆,使用自来水户数10650户,生活用燃气普及率63%,有线电视普及率63%,农户家庭享有卫生厕所比重92%;年末居民储蓄存款总额9.5亿元,人均储蓄存款额2.9万元;镇敬老院创办居民养老服务中心,建起高标准浴室,供养条件进一步改善。
(沈留根)
编辑 夏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