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保障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撤市设区10年来,金坛始终对标常州主城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养老机构提质、适老化改造普及、助餐服务升级等关键领域发力,实现了从“基本保障”到“品质服务”的跨越,让越来越多老年人共享同城化发展红利。
走进金坛逸仙颐养院,老人们或在书画室、阅览室静享时光,或在活动室、影视厅参与集体娱乐。78岁的高月凤老人告诉记者,去年刚入住时行动不便,整天郁郁寡欢,多亏护理员的精心照护,如今身体硬朗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金坛逸仙颐养院由上海人寿堂养老集团运营,2019年5月正式开业,是全区首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520位长者。
坐落于南洲里公园内的桑榆堂颐养中心,已在金坛布局居家上门、社区嵌入式、机构养老、旅居养老等多种服务模式。
江苏默元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敏表示,人们对养老服务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关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更关注是否具备完善的医疗配套。金坛的养老选择已经从生存型转变为品质型,养老行业的发展也来到了新的台阶。
10年前,金坛仍以功能单一的传统敬老院为主。如今,全区18家养老机构等级评定通过率达100%,6家农村敬老院全部实现“公建民营”,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城区同质的专业服务。
养老服务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机构里,更藏在老年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自2021年起,金坛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累计完成3047户家庭改造。
“一顿热乎饭”,是老年人最朴素的需求,也是金坛接轨主城养老服务的重要切入点。10年来,金坛参照常州主城区“15分钟助餐服务圈”建设标准,持续优化老年人助餐点布局,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26个配送助餐点和11个老年人社区食堂。
从2021年至今,金坛各助餐点已累计服务老年人100.82万人次。
在“常金同城化”战略背景下,金坛区通过政策衔接、服务共享、资源整合三大路径,打造“15 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升级版。
金坛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许翠萍介绍,一是政策标准统一,构建“一城同待”保障网,全面对接常州主城区的养老服务政策;二是服务网络互联,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与主城区形成互补;三是资源要素的流通,依托生态优势,建设康养小镇、颐养社区,吸引主城区老年群体“旅居养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