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服务 > 养老服务 > 最新动态 > 内容
民生同城(1):社保医保“一城同待” 民生保障网更密更实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9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基本养老金逐步提高、异地就医结算便捷显著提升……撤市设区10年来,金坛以更精准、更坚韧的“针脚”,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常金同城化发展成果托举起万家灯火的安宁与期盼。

2019年,金坛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搬迁新址,经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办理业务窗口由原先40多个整合为如今21个综合窗口,部分工作人员由“专科型”向“全科型”转变,群众由“一事跑多窗”变成“一窗跑多事”,服务质效大幅度提升。

为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金坛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构建起包含57家银行网点、121个村(社区)服务专窗、企业“社保服务直通车”组成的“15分钟社保服务圈”,最大限度实现“少跑路、跑短路、就近办”,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便捷社保服务。

民生保障网的首要功能,在于为脆弱群体托起坚实底座。金坛撤市设区以来,不断提高社保待遇,基本实现与市本级同一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2015年的105元/月提高到2025年的515元/月,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待遇由435元/月逐步提高到2025年的1215元/月,惠及全区参保居民6.7万人和被征地农民3.5万人。

兜住底线的同时,金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在常州地区率先实现人社待遇补贴全部进入社保卡账户,社保卡搭载的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餐饮美食等功能,可使参保人员在常州范围内享受家电、餐饮、商超消费多项优惠活动。社会保险参保数据还打破地区部门间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为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社保解决了后顾之忧。

作为民生保障网的重要经纬线,医保与社保一样,每一次变革都牵动无数人的关注。10年来,金坛医保改革稳步推进,各项新政落地走实,特别是医保市级统筹,成为金坛撤市设区、常金同城发展最实在的注解。2021年实现市级统筹后,金坛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从66%升至78%,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达88%。2023年实施的门诊共济制度,不仅提高了参保人门诊费用保障水平,降低个人负担,在药店购药也能享受70%至80%的报销比例,更是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医疗互助和资源共享。

除了报销比例提高让百姓心里感觉更加踏实,慢特病相关政策的不断优化,对患者及其家庭,特别是低收入的家庭和重特大疾病患者的保障力度明显增强。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区职工医保门诊慢特病累计享受待遇人数24750人,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累计享受待遇人数26285人。部分靶向药纳入“双通道”药品管理,患者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双通道”药品即可享受与医院同等的医保报销政策,大幅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为解决“忘带卡、操作难、排队久”等堵点,帮助“一老一小”就医便捷化,医保电子凭证及人脸识别终端在全区推广运用,就医购药医保支付进入“刷卡”“扫码”“刷脸”多元时代,既为参保群众提供便利,也极大提升了定点医药机构服务效率。

10年来,面对时代变化挑战和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金坛医保服务持续迭代更新,各项措施陆续推出:我区参保人员在常州市内跨区就医时,无需提前申请、审批;市外异地安置人员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通过登录互联网服务平台就可在就医地医疗机构直接联网结算医疗费用;城乡居民可在7家医疗机构以及覆盖全区9个镇(街道)、121个村(社区)的“15分钟医保经办服务圈”办理医保业务。

如何抓住常金同城发展机遇,铺设更加绵密、更加温暖的社保医保网,是金坛站在撤市设区10周年新起点上的新课题。金坛将利用大数据洞察需求、推动多部门协同发力、精准对接常州市级标准,织就一张“覆盖全民、兜住底线、精准高效、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民生保障网,不断延长全区群众“幸福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