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铜丝在德国中学生指间翻飞,刻纸刀下跃出“三刀成福”的东方祝福,景泰蓝釉彩与欧洲木雕在葡萄酒小镇对话。
10月22日至24日,江苏金坛非遗代表团走进德国校园、艺术工坊与经贸推介会,以“可体验的文化IP”为纽带,展开了一场跨越山海的工匠精神对话。
10月22日上午,Theodor-Heuss-Realschule中学的课堂变成了非遗工坊。非遗手工缠花传承人姚海霞将传统技艺拆解为“铜丝乐高”互动包,德国学生用镊子缠绕出一朵朵东方手作;国家级非遗项目剪纸(金坛刻纸)传承人杨兆群则演示“三刀成福”绝技,当生动图案在红纸上显现时,此起彼伏的“Magie(魔法)”惊叹声响彻教室。
10月23日,金坛非遗代表团转场巴登-符腾堡州的葡萄酒小镇Durbach。金坛景泰蓝掐丝与德国釉彩绘画同台展示,榫卯结构对话欧洲传统木雕。当地众多艺术家在体验金坛刻纸后,主动提出用更多创意为刻纸提供新创作题材:“两种技艺对线条的极致追求如出一辙!”中德双方艺术家们在温度与纹理的碰撞中互生灵感,约定明年共展新作。
10月24日,2025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推介会现场,金坛非遗展位成为最吸睛的“打卡点”。金坛刻纸体验区排起长队,各类主题的金坛刻纸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金坛古籍印刷展台同样吸引众多德国客商驻足翻阅;金坛雀舌茶香飘远,引得德国客商感叹,“原来金坛不仅有优越的营商环境,更有可变现、可合作的文化IP。”意向订单与代理洽谈在茶香与铜丝光影中持续升温。
德国严谨的工业标准与金坛非遗传承人追求的“毫米级”精度,在10月24日的2025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推介会上产生了深刻共鸣。本届推介会首次特别设置金坛非遗展演区,邀请5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赴德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包括金坛刻纸、雕版线装印刷、金坛雀舌、景泰蓝和缠花,让德国客商在体验中感知“可合作的文化IP”,成为展示金坛城市文化魅力的“活名片”,同时助力打造“可感知、可信任、可合作”的城市与园区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