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儒林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一个体系指挥、一张网统管、一支队伍落实”的总体思路,探索出“一核三化”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精治”“慧治”“长治”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锁定“精治”坐标,畅通诉求表达上的“最先一环”。党建引领强阵地,突出党建统领,建成“17345”立体化服务体系(1个镇综治中心、7个村级综治中心、3个片区网格综合工作站、4个安置小区党群工作站、5个偏远自然村党群直通站),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受理、多元化解”。一窗受理优服务,设立集法律咨询、信访接待、人民调解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镇级“一站式”接待窗口,由综治中心分流至对应部门,形成“前台受理、后台联动”的协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调处从“碎片化”向“整体智治”转变。领导带头抓落实,设党政领导值班“AB角”,岗位前移,坐镇综治中心主动接访,及时协调村(社区)、部门开展联动处置,确保群众诉求“有人管、及时办”,有效提高初信初访的化解率。
凝聚“慧治”力量,抓好矛盾排查上的“关键一步”。数字赋能提质效,深化应用“数字儒林”APP,集成矛盾化解、信访维稳等模块,构建覆盖全域的矛盾纠纷数据库,对重点人员建立电子档案,实行ABC分类管控,落实包案人员,常态跟踪回访。网格管理全覆盖,划分“网格长—网格员—网格志愿者”三级体系,设立67个综合网格,推行“一网格一清单”差异化履职,形成“小事即时解、难事协同办、风险提前防”的治理格局。多元协同强联动,通过一个品牌调解室示范引领,一支专业调解团队精准施策,一批村级调解力量源头化解,构建“三个一”协同联动调解模式,将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形成分层递进、多元互补的矛盾化解格局。
打造“长治”效果,推动问题解决上的“最实一招”。实施“责任提升”工程,建立领导干部、职能部门与村(社区)“三捆绑”责任体系,对存量和新增矛盾实行“领导包案”,逐项销号,压茬推进,对已化解矛盾问题分类管理,开展定期回访。实施“队伍提效”工程,开展一周跟班、一月实践、一季评比、一年一赛“四个一”培养活动,将综治中心作为实践锻炼基地,常态组织镇村干部开展轮训,切实增强基层队伍矛盾调处能力。实施“四诊提质”工程,实现调解服务零距离,通过专职调解员“坐诊”、调解工作室“出诊”、法律专家“会诊”、网格长“送诊”,推动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矛盾纠纷早化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