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辖区居民慢性病流行趋势及健康风险因素,筑牢基层健康防线,薛埠中心卫生院自3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了多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诊断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共覆盖623名18岁以上居民,通过科学“体检”社区健康现状,为精准制定慢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体检+检测”三维模式,系统采集居民健康信息。问卷调查聚焦吸烟饮酒、膳食结构、运动习惯等行为因素;体检环节精准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生理指标;实验室检测则通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12项生化指标,构建居民代谢健康画像。特别针对61岁以上高龄群体开展240人专项调查,凸显对老年健康的重点关注。
调查组创新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在数据采集后两周内,即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向居民定向反馈个性化体检报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同步开展面对面解读,针对血压异常、血糖波动等风险指标提供干预建议,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的闭环管理。
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数据发现:中青年群体(18-35岁)存在膳食结构失衡、运动不足等行为风险,而老年群体(61岁以上)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等生理指标异常率显著增高。调查首次建立包含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社区健康基线数据库,为跟踪慢病发展趋势提供可比对参照系。
公共卫生科副科长朱云洋表示,此次诊断不仅明确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防控病种,更揭示了遗传因素与环境风险的交织影响。下一步将依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健康促进方案,重点加强合理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和定期健康监测,切实为居民构筑慢性病防控屏障。
此次社区诊断标志着薛埠镇慢病管理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防控的战略转型,通过将疾病预防端口前移,有效提升基层健康治理能力,为打造健康社区提供了科学范本。(朱云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