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绿色小菜园”正以小巧却有力的姿态,成为改变村庄风貌、提升生活品质、温暖家庭情感的重要载体。如今,新河村以“增绿提质”为主线,将闲置地块四周用竹篾整齐围起,里面栽种着辣椒、茄子、丝瓜等时令蔬菜,又点缀着少量黄豆、桃树、柿子树,呈现出和美乡村绿意盎然、硕果累累的美景。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部分村庄的闲置地块常被杂物堆积,不仅浪费空间,还影响村容村貌。在“五乱整治”的基础上,新河村委对村域内233国道两侧,重点是湖溪村路段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清理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废弃角落,将其改造成规划有序的绿色小菜园。仿竹编的栅栏、青砖菜园既填补了村庄的“空白”,又为墙面、路边增添了自然生机,让原本杂乱的角落变成了“微型景观”,泥土的清香取代了杂物的异味,村庄整体面貌从“脏乱差”向“洁净美”稳步转变。
 
	  
	在新河村委河南村,前期通过指前镇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实现雨污分流,村委又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项目,其中就涉及11户村民家门口小菜园整体打造部分。经过数月的施工改造,现如今进到河南村,整齐划一的菜园一片绿意打开了视觉,让人眼前一亮。
 
	“自己种的菜,吃着才安心。”这是菜园主人们的共同心声。村民仲阿姨说,“现在村子这么一搞,看着哪哪都舒心。”绿色小菜园的兴起,让健康饮食的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村民们还会互相分享自家种的蔬菜,交流病虫害绿色防治等经验,健康、低碳的生活风尚在村庄里悄然流行。
 
	在新河村洮湖佳园小区,村民们享受着搬进新房的喜悦和生活环境改善的欣喜。但是对于安土重迁的老人们来说,焕新的生活环境和长期的生活习惯格格不入。新河村委看到了这组供需矛盾,将现有10亩土地资源进行平整划分成79块后交给村民种植管理。这一做法不仅解决了这一矛盾,也能借助绿色小菜园使老人们有了精神寄托。他们将闲暇时光投入到菜园中,在劳作中活动筋骨,感受作物生长的喜悦。
 
	绿色小菜园,虽面积不大,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村委将人居环境治理和“一户一块田”工作结合起来,赋予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撂荒地等公共空间新使命,把整理出来的闲置土地打造成即食即采的“小菜园”,探索出“家在园中、村在景中”的绿色和美新风尚,实现美丽乡村的共建共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