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国首个科普宣传月到来之际,为了让少年儿童走进乡村了解农村的日新月异,感受指前镇独特的“鱼米之乡”魅力,指前镇清水渎村联手庄阳村打造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快乐小村民”科普之旅活动,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农耕渔趣,共同加入到保护长荡湖水环境的行列之中。
在“指前标米核心产区”—庄阳村,孩子们实地探访农田里的环境监测“黑科技”和智能灌溉系统,参观自动化、标准化的稻米加工中心。原来科技可以让农业这么酷,不仅让种田更轻松,还帮助农民伯伯增产又增收。目前水稻还处在灌浆期,没能看到穗子笑弯了腰,等到一个月之后,这里便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来到和青头潜鸭为邻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清水渎村,镇团委书记李恺带领小朋友参观了“三水合一”示范项目基地,讲解“养殖尾水、种植退水、生活污水”是怎样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后流向长荡湖的。清水渎村是长荡湖大闸蟹的核心产区之一,走进村庄,大家发现这里美丽得像城市里的“公园”,生态、生产和生活有机融为一体,成为长荡湖西畔的“逍遥小渔村”。
指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室内活动中,清水渎村第一书记耿欣为小朋友精心准备了一堂“水稻、水产、水环境”科普小讲座,为小朋友们讲解很多新鲜有趣的“农村新闻”:大闸蟹的蜕皮原来那么惊险,长长的芦苇要费很多事才能变成戴在头上的帽子,现在最高的水稻能长两米高,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马上就要实现拉!…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脸上的表情随着讲课不停变化,纷纷举手回答问题,特别希望展示自己的“机灵小头脑”。备受期待的游戏环节,小朋友们分成蟹宝宝队、小燕子队和小青苗队在游戏中体验“小小村民”的一天,“耕耘小能手”“劳动小标兵”“求知小先锋”就是他们的专属奖状!
主办方精心准备了科普书籍—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7月刊,书中的“青头潜鸭”“赤膀鸭”“绿头鸭”在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中也找到它们的身影,小朋友拿到手后,立马翻阅起来。由清水渎村主导设计的“一举夺魁”3D打印专属纪念品首次与孩子们见面,他们对这酷炫的螃蟹爱不释手,互相商议着要带哪一只回家。
此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爱农业、敬自然的种子。水稻、水产、水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绿水青山理念不可缺少的一环。指前镇将继续依托“鱼米之乡”的特色资源,挖掘村庄文化,推出更多好玩又有意义的农文旅研学活动,让农耕文明闪闪发光,陪伴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